黑玉樓篇 第七十九章:屈膝投誠換名利(第2/4 頁)
前,俯視戲虐道:“蘇先生可還活著?”
“回將軍的話,蘇某活著,但生不如死,望將軍予我重生的機會。”
“……起來。”
蘇文放重新跪起身,卻依然低著頭。
“你說的話本將軍沒太聽懂。”
“將軍應是聽懂了,只是懷疑蘇某動機,覺得其中有詐。”
“蘇文放,和聰明人說話很舒服,但和過分聰明的人說話卻很累,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需要再三思量對方用心。”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你蘇文放確是唯一一個被說是將來堪當無雙國士的人,即便在才俊雲集的梧桐書院,也沒有人自詡能與你相比。如此能耐的人,就算不恃才傲物,總是有些傲骨,可現在你卻這般,讓我如何對待。”
“蘇某並非捨棄尊嚴,而是為達理想不得不為之,有云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蘇某若是連能忍能讓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的道理都不懂,談何將來。將軍不妨聽聽蘇某所言,再行斟酌。”
袁子義回到位子上說道:“好,本將軍給你個機會。”
蘇文放出身名門蘇家,自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才智,不到十歲便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與先生展開辯論。之後進入梧桐書院更是如魚得水,不到弱冠之年,才學已冠絕書院。之後更是聲名遠播,被譽為天上智星下凡,將來若是入了廟堂,必是無雙國士。而蘇文放自己也同樣有此弘願,但久居腹地的他自覺見聞不夠,因此與人結伴行走與各地增添閱歷,直至在邊境遇上競國騎兵不慎被俘,一過便是三年,也因此有了之後的兩國交換一事。
之後與楊雲飛同守斜谷,一是因為敬重楊家為人,二是欣賞楊雲飛的本事,兩人一文一武或許能相互成就,可是楊雲飛過於死板,這也是蘇文放第一次因意見相左而產生動搖。在他看來楊雲飛一人的價值遠勝一座小小的斜谷,就算拿五座城池來換也不如楊雲飛的命值錢,唯有留得青山在才能捲土重來,可偏偏楊雲飛頑固執拗,這在蘇文放來看便是愚昧。
之後退守雙河道,逐漸認清楊雲飛在軍中的尷尬處境,若是與楊雲飛繼續為伍,莫說才華得以施展,怕是離以身殉國不遠了。而這並非蘇文放所願,以他的才幹本該有更大的作為,一生短暫,他不願出師未捷身先死,他想要一展宏圖,實現更大的報復,這些都是楊雲飛無法幫他實現的。
所以如今只有轉投袁子義才有可能扭轉命運。至於楊雲飛,蘇文放仍是欣賞他的忠肝義膽,英勇無雙。但飽讀歷史,這樣的人數不勝數,又有幾個的以善終,楊雲飛又是如此年紀,尚未取得足以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功績,想要名垂千古更無可能。唯有能夠審時度勢,有能力書寫歷史的人,才會為後人稱道。
聽完蘇文放的話,袁子義問道:“當年競國交換,原本你和楊雲飛是不該回來的。”
“若是換個身份去看當時的情況,或許我也會這麼做,何況將軍所行並非完全出自本意,其中關係交錯複雜蘇某自然懂得。”
“所以即便本將軍曾想殺你你也不記恨?”
“記恨只會庸者自擾,當時的蘇某若不能為將軍的勢力所用,則是眼中釘肉中刺,如今則不同。”
“哈哈哈哈哈,如今有何不同,你有何價值?”
“將軍原本也是魏州名將,身份更非一般,然而外戚雖算得上顯貴,卻也同樣受制於人。魏州乃是將軍祖地,以將軍性格有怎會拱手讓與競軍,必然另有原因,而將軍於此飲酒不過是以酒消愁,喝的是悶酒而已。”
“以你的才智,能想到這些並不稀奇,這並不能體現你的價值。”
“朝中波詭雲譎,但我猜想都不會是以丟城失地為代價,之所以變成如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