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雷火堂(第1/2 頁)
許彪詢問附近情報,楊安邦這個斥候隊長光顧著掏鳥蛋,打野兔,就是沒有留意附近的情況。
他歪著小腦袋想了一下,不得要領,於是把目光轉向了身邊的明禮。
明禮道士就是楊安邦手下的七名全真道兵之一,這個斥候小隊的實際領導者。
明禮經常在外面跑,人物地形各方面都很熟悉,現在看到小隊的名義領導看自己,於是說道:
“許施主,前面還有一天的路程,就能出山,漢中平原被稱為魚米之鄉,城鎮皆可買糧。”
明禮道士認為自己不是杆子,所以堅持不願意喊許彪‘大當家’,而且他的思維,沒糧就去買,而不是搶。
許彪搖搖頭,一天後誰知道是什麼情況,萬一出點意外,大家就喝西北風了。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反過來說,糧食快見底了,大家心裡發慌,隊伍就不好帶了。
明禮見許彪搖頭,接著說道:“附近山上也有山寨,不知是綠林好漢,還是當地土人的山寨。”
所謂綠林好漢,就是土匪,許彪打他們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如果是當地土人的山寨,那就不好直接打了。
“明禮道長,你們七人上去探探口風,就說我們想要買些糧食。”
許彪吩咐道。
不管是綠林好漢,還是土人山寨,如果願意賣糧食,許彪並不介意花錢去買。
看楊安邦牽馬就想走,許彪連忙伸手拉住了他,這種行動有一定的危險性,還是不要讓他去的好。
“你上次說的那個運勁法門,我還是有點不太清楚。”
出來幾天,許彪就從楊安邦那裡,哄出來一套輕功身法,雖然不知道是不是九陰真經中的輕功,但是比全真派的‘金雁功’要高明。
楊安邦聽說武功高絕的許大哥,輕功方面不如自己,要向自己請教,頓時飄得都不知道東南西北了,一點都沒打磕巴,就把這輕功身法教給許彪了。
許彪練了幾天,感覺果然有效,把內氣運到腿上,以特定的方式運轉,感覺身體輕快不少,速度也加快了一些。
不過初學乍練,行動轉折之間還頗為生硬,所以許彪也並不是光為了安全才留下楊安邦的。
楊安邦解答了一些許彪的問題,又親身示範了幾遍。
一會功夫,就見到明禮等七人狼狽的逃了回來。
其中一個道士受了傷,是趴在馬背上回來的,馬一停步,他就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明禮在旁邊扶了一把,這道士才沒有摔到地上去。
許彪過去一看,此人身上中了兩槍,一槍打在胸口木甲上,還有一槍打中了沒有木甲保護的臂膀。
打在木甲上的鉛彈,堪堪射穿木甲就停了下來,卻沒有擊破此人道袍,只是相當於被人用重手法打了一拳而已。
但是射中他左邊上臂的鉛彈,卻造成一個血洞,流出的鮮血染紅了半邊身體。
醫生劉玉林趕緊上前,解開木甲,用剪刀剪開道袍,卻發現那鉛彈可能是打在了骨頭上,並沒有穿透,而是留在了身體裡。
劉玉林有點麻爪,他以前治過箭傷,還沒有治過被火銃打傷的人。
“鉛彈和箭頭一樣,都要挖出來,不過箭頭有杆可循,鉛彈深埋肉中,看不到罷了。”
許彪從鐵母棒上抽出一把手術刀來,遞給劉玉林。
現代社會常識性的東西,這個時代的人初次遇到,就不明所以。
劉玉林接過這把其薄如紙的鋒利小刀,覺得大當家高深莫測,敬佩的看了許彪冷硬如鋼鐵的面容一眼,心中不知怎地,頓時安定了下來。
按照挖箭頭的方法,他用小刀把傷口旁邊的肌肉切開一點,向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