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楚不缺忠義之士(第1/2 頁)
夜刃不是周邊各國都唯大楚馬首是瞻嗎,連北狄都想與大楚結盟,可惜韓振剛太暴虐,惹怒了北狄,這才解下了不共戴天的樑子。
為什麼會這樣!
偏偏這個時候,還要他來主持大局,眾官員都看向他,“皇上,大楚四面楚歌,還請皇上早做決斷啊。”
“那就先議和。”皇上憋了半晌,只說出這一句話來。
“皇上,我們未出一兵一卒就議和,這實在窩囊。”
“再說,我們主動議和,對方定然會獅子大開口,他們三面合圍,難道三方都要議和嗎?”
一句話問的皇上啞口無言。
韓振剛打破了沉默,他一臉堅毅道,“我韓家軍絕對不會接受議和,雖然我不在前線,但守衛北境的將士們一定會死戰到最後一刻,請皇上恩准,末將這就奔赴北境,與將士們並肩作戰,誓死守住北境。”
皇上像看見了救命稻草一樣,恭維道,“韓愛卿真是鐵骨錚錚,有你前去坐鎮,北狄韃子定然掀不起什麼浪花來。北境有救了。”
朝野內也歡騰了起來,“韓將軍可是常勝將軍,他出馬,北狄不足為懼了。”
“那南疆和西戎該怎麼辦。”兵部尚書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樂觀,他主掌兵部一個月,知道兵部給不了前線將士任何支援,他是真的替大楚捏一把汗啊。
“西戎交給我,想當年,老夫也是鎮守一方的將軍,如今雖然上了年紀,但我手中的大刀還武得動。”安定侯主動請纓。
眾人都一臉欽佩的看著安定侯,國家危難之時,才知道哪些人願意為國家赴死。
江太師朝安定侯拱了拱手說,“侯爺大義,老夫佩服,但微臣以為,侯爺去南疆更合適,畢竟當初,侯爺可是親赴南疆,將南疆蠻夷趕出了大楚,你更瞭解南疆的情況。”
“唐太師說得倒也在理,安定侯卻是對南疆比別人熟悉。”
“可這南疆跟西戎比起來,風險更大啊,唐太師該不會是想借機排除異己吧,畢竟如今朝堂之上,唯二的三朝元老就是他與安定侯了。”
“此話怎講?”
“與西戎接壤的淮安、昌平一帶可是富庶之地,為了守住那片繁華,當地可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邊防,有現成計程車兵,南疆可是什麼都沒有。”
大家小聲嘀咕著,可這話或多或少都進了安定侯和唐太師的耳朵。
唐太師並不以為意,依舊神色自若的看著安定侯,安定侯朝唐太師微微頷首,然後又看向皇上,斬釘截鐵的說,“唐太師所言極是,微臣願意到南疆禦敵。”
皇上琢磨了片刻,便答應了。南疆邊防薄弱,安定侯又有跟南疆蠻夷作戰的經驗,他去最合適。
至於西戎,那裡兵強馬壯,想必西戎也不敢硬攻,派個自己信得過的心腹去掙點軍工,以後也好同那些老臣分庭抗禮。
即便到了如今這種局面,皇上還是最先想著如何把這些不聽話的老臣換掉。
原本很棘手的事情,似乎在不經意間就解決了,皇上撫摸著龍椅,這大概就是大家都為這把椅子抓狂的原因吧,只要你坐上了這個位子,自然有人為你衝鋒陷陣。
他完全不知道,韓振剛和安定侯此舉,為的是大楚的百姓和將士,對於他這個皇帝,他們並不在意而且是越來越不在意。
下朝之後,安定侯應唐太師之約去江府看江景珩,才知道南疆世子安然無恙,江太師要他帶著南疆世子回南疆去談判,要求就是大楚與南疆十年內不開戰,而且南疆要對西戎發動攻擊。
“咱們這不是欺君之罪嗎?”安定侯看著死而復生的阿里木,又看了看一直食古不化的江修文說,“你這個老東西終於開竅了。”
“侯爺見笑了,我查過安和郡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