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實驗室真安逸(第1/3 頁)
伊瑟琳平常在生活區,也就是辦公室一樣的房間裡。
做實驗會在實驗室裡,偶爾會展開課題研究,一群人就會跑過來實驗。
畢竟她這兩年需要在東京和其他大牛展開反重力、AI的研究,和霓虹方面的人一起工作。
順帶一提,林項也在專案組裡。
實驗室裡的裝置並不多。
只要換一件衣服,就能進入實驗室,不用穿上防護服來消毒。
實驗室中有一個他熟悉的方盒子,是550w計算機。
林項問出自己一直想問的問題
“話說,我們這個550w的計算力有多大啊?”
“這種普及的計算機大概8192的量子體積吧……啊,不對,是量子位元,腦子有點亂,快忘了。”
量子體積達到8192,也就是平方量子電路的最大體積達到8192,這個數字並不大,也就20個物理量子位元,在神經網路演算法,也就是林項所熟知的積體電路的邏輯演算法上,是可以達到的。
根據這個世界的歷史記載。
人類的量子計算機把體積縮小到50公斤左右,並防止被太陽風暴的emp干擾。
導致計算機在一段時間裡停滯,然後又翻倍升級。
眼前的伊瑟琳也在2054年破解了一個數學猜想,在馬薩諸塞州的一所知名大學裡,直升博士,在同年和教授參與550w的測試盒改進,透過對生物計算機的研究,實現計算機的量產,太空通訊,以及開發各種量子程式。
她主要實現的是硬體的自我修復,還有自動生成作業系統的升級,還有一部分的人工智慧。
還有一個……什麼資訊量子態的東西,聽起來很厲害。
但他也不太懂這些東西。
「逆天。」
(目前最頂尖量子計算機大概是48物理量子位元,而這個小破球的位元達到8192,由於是偏向於彩蛋的數字,對應一位另一個世界還活著的飛行員。所以小魚在這裡改成常見計算機,畢竟都完成量產了。)
(不過量產量子計算機……嗯,夠科幻的。)
聽起來很厲害,但這確實很厲害。
不過550w的8192的量子位元,雖然聽起來很多,但對於這個量子計算機的發展來看,似乎有點慢。
(感覺還是有點保守了)
而其他技術,像是醫療方面的病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物理和數學界的各種猜想都是他想都沒有想過的
他的時代裡的那些難題都已經被破解了。
可就算這樣,主流還是量子計算機,這讓他想不明白。
怎麼沒有其他的計算機。
出現光子、分子、量子、生物以外的計算機。
林項有點想不明白:“誒,不對,那沒有其他的新技術出現嗎?怎麼現在還是用計算機啊?都可以發展出計算機了,那人造太陽不能做到嗎?”
林項想到“電梯效應”。
一個1850年的科幻小說家在想象摩天大樓後,這個高樓的頂層太高了,窮人才會住在便宜的高層,富人會住在昂貴的底層。
對於20世紀和21世紀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笑話。
但當時的科幻小說家並不知道未來會有電梯出現。
所以,這種未來的不確定性被稱為電梯效應。
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麼【電梯】
可在太陽危機出現後,人們能夠造出行星發動機,卻不能造出人造太陽,實在讓他無法理解。
似乎對於太陽危機的電梯,只有【重核聚變】
“你的設想很實際,其實有很多人都想過,”伊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