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2 頁)
而那些留在家裡種地的人,日子也不好過。種地需要交糧納稅,這是天經地義的,但關鍵是交多少。經過歷史的磨合,中國農業傳統的稅收標準是十分之一,有時候遇上仁慈的皇帝就只有三十分之一。但是秦王朝標新立異,達到了三分之二(&ldo;收太半之賦&rdo;,據漢朝人伍被講)‐‐這簡直是沒天理了!高達傳統水平的七至二十倍,所謂&ldo;二十倍於古&rdo;(董仲舒語)。人們真是沒有活路了。所以秦國&ldo;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rdo;,人們累死了也養活不起自己,更交不完這天文數字比例的稅。於是&ldo;秦賦斂亡度,竭民財力,群盜並起,死者相望&rdo;‐‐人們交不起稅,只好逃亡當強盜。
第三章 一個獨裁者,四個大工程(3)
注意,這個稅收百分比不是按實際產量算的‐‐那還就好了,我不幹活,也就少交稅。它其實是按土地的一般產量,由政府估算一個產額來收稅的。不管你幹得怎麼樣,都按這個額交!哈哈,那簡直要氣死了!但千萬不要以為這是秦始皇壞,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這麼算的。
可是,為什麼秦皇帝定的稅率定得非要比別的皇帝高二十倍呢?他不知道&ldo;保護費&rdo;收多了,大家都要逃亡,逃到別的老大的地盤上去幹嗎?或者沒得地方逃,大家就會起義!
秦始皇也是沒辦法啊。你想,他搞了那麼多國家大專案,都需要花錢,長城、馳道,八十萬戰士,需要消耗多少物資和糧食啊。
可是為什麼秦始皇非得&ldo;強力疾作&rdo;,搞這麼多大專案呢?少搞一些專案,不就緩解了人們的焦苦和怨恨,退一步而海闊天空了嗎?唉,沒辦法,秦人非得搞這些專案!就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這也是出於一種無奈。
作為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的建立者,秦始皇有很多難言之隱和巨大挑戰:秦王朝雖然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但六國之民並不服氣,而且他們習慣了長期分裂的歷史事實,對統一的好處還很朦朧,對新的社會體系猶疑不定。分裂的歷史慣性是如此強大,以致有人刻下&ldo;秦始皇死而地分&rdo;的回覆從前的口號。這就要求新政權必須有所作為,以樹立在民眾中的權威。統一王朝首要做的就是有所造就,修長城、造陵墓、擊匈奴,樹立政府的成功偉大形象,剎住歷史的分裂慣性,鞏固新王朝的命數。這就像新中國在1949年統一以後,在國際上被敵視,很多國家尚不承認中國政府的合法地位。所以當時需要大煉鋼鐵,搞原子彈,給外邊人看看,&ldo;趕英超美&rdo;,獲得國際承認。還要發射衛星上天,製造萬噸水壓機什麼的,以便加強民眾對新政府的信任力。
秦始皇修的陵墓,不單單是為了個人享受,也是如史書上所說的&ldo;非壯麗無以壯威&rdo;,是為了給六國之民一種震懾和信心,以便接受&ldo;壯威&rdo;新的政府,領著他們在統一的路子上堅持地走下去。我們不能單純說秦始皇修陵墓宮殿、興建作,純是為了滿足個人貪圖享樂的私慾。&ldo;殘賊天下,以奉個人之慾,荒淫暴虐&rdo;,這樣簡單地把問題歸結到個人品行上,是不公正的,也是淺薄的。
秦人強力疾作,大搞專案,除了為了樹立政府權威,也跟秦人傳統的&ldo;事功精神&rdo;有關。
秦國歷來是個務實幹的雄心勃勃的國家。他們最初是偏於西陲的蕞爾小邦,卻變法圖強,志在天下,以賞功原則作為激勵官吏與民眾的手段。在歷代秦政府的強力引導下,執著進取的&ldo;事功精神&rdo;漾溢於廟堂之上,播散於鄉邑之間。所謂&ldo;事功&rdo;,我們可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