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六千五百男兒齊卸甲(第1/2 頁)
板橋砦上,無論是女真人還是漢兒,全都默默地放下了自己的武器,看著漸漸接近的宋軍,他們心情複雜!
曾幾何時,金軍對著宋人大施銀威,毆打民眾,加以殺害,強拉民眾入役,充當炮灰,把老百姓的牲畜糧食衣物搶劫一空,搶劫後又
在村鎮裡放火,所過之處,一片廢墟,民眾流離失所。
在這施暴的過程中,包括女真人還是漢兒,都參加了。
然後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宋軍的反擊犀利,金軍被痛揍了,死傷慘重,用傳言來說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如今,更淪落到向宋軍投降的地步!
心有不甘的除了女真人,還有漢兒,他們以為自己比宋人更加高階,將宋人斥為“南蠻”!
金國入主中原,在中原的統治日益鞏固,引發了非常深刻持久的文化心理變化。金人雖然並未自稱漢人,卻實實在在自稱“中國”,多采納儒家治國,持之以恆地漢化,終於在隆興和議之後的長期和平環境中形成了“國朝意識”。
即淡化宋、遼、西夏等並存一世的政權,尤其是淡化由來已久的“遼宋之辯”(實為華夷之辯),主張國朝之下即為國人。隨著金國科舉的大規模展開,南人憑藉文化優勢大量進入朝廷,他們對新朝的認同,就建立在自己也是“國人”的基礎之上(為自己的漢殲行為辯護)。
金國儒學的華夷正統觀逐漸轉變為“文化/地理”標準,即佔據其地而又尊其文化傳統,即可為正統繼承人。
這種意識在金朝中後期逐漸成為主流觀念,以致於金人以中原正統自居,而將南人為主的宋人斥為南蠻。
金國的統治以第四代皇帝完顏亮為轉折點,此後的金世宗完顏雍積極靠攏中原傳統,再經章宗的蕭規曹隨,金國境內經歷了“大定、明昌”兩個階段加起來將近80年的和平穩定。
在此環境下,出生在金國建國之後的新生代不再以宋為宗,而是積極的“宗唐變宋”,以更早年代的中原人自居,漸漸地鄙視宋人,尤其是在此期間,金人很輕易的粉碎了“隆興北伐”和“韓侂冑北伐”(之後逼著南宋將丞相韓侂冑斬首送中都),金國成為東亞大陸最強大穩定的國度,讓新生代有了很強的優越感。
有了充分自信的金人反客為主,以華夏漢文化的正統自居,反把衣冠南渡的南宋稱為蠻夷。
而今,我正統大金居然要向南蠻投降,金軍上上下下的心情有如中國人向外國人投降的感覺!
知道他們的情緒,兩個統兵官花腿王顯、鎮撫使安威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告訴諸人道“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向孟珙投降,我們還能夠保持尊嚴與自由,否則,我們必死無疑。”
“蒙古人來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們也不想落入蒙古人的手裡吧?”他們一句話就讓諸人啞口無言。
蒙古人的滔天兇威令金人聞風喪膽,宋人還講些仁慈,蒙古人到來則是寸草不生。
“如果這次宋軍的統兵官不是孟珙,我們不會考慮投降,但是孟珙,我們可以投降!”兩人又說道。
不得不說,立起仁義道德的金字招牌,孟珙收穫良多。
普通宋軍的統兵官要不沒有這麼高的覺悟,要不就是對自己的統御力有懷疑,他們怕收納金軍後,金軍反水,他們不能平定,就要吃上掛絡。
而孟珙連全副武裝的金軍都不怕,還怕那些投降的金軍,無牙老虎?
好個孟珙,一身是膽,率千人入了板橋砦,而砦內有王顯的五千人,安威的一千五百人,他們身披戰甲,手執武器,如果暴起發難,即使是孟之祥和史志超,能夠保著孟珙殺出重圍也是孟宗政保佑了,其餘宋軍,只怕難逃一劫。
見到砦牆上與牆下虎視眈眈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