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收軍心很容易(第1/2 頁)
第二天一早,野外鳥聲鳴叫讓孟之祥醒來,他睜開眼一看,很遺憾,他沒有穿回去,還在宋朝!
一時間,孟之祥有種悲從心來的感覺。
他再也不能坐高鐵,沒有肥宅水和救命水,就連餅夕夕的假貨想買也買不到了!
也罷,既來之,則安之,孟之祥收拾情懷,爬起來,忠心的親兵小王已經等侯著了,他積極地執行著自己的職責,使長官盥洗有水,給他準備好食物、煮茶,清潔好他的裝備,佇立在他身旁聽命。
事實上他起得很早,已經把孟之祥的武器給保養了一遍,比如昨天立了大功的雙鐧被他擦拭乾淨,並上了幾道油,包裹好。
“幹得好!”孟之祥表示讚賞,做了內務後,他赤著上身,找了個空地,先做個準備運動,再就打起拳來。
拳勢一開,但見得他眼冒殺氣,全身肌肉如如虯龍盤結,動作剛勁有力,虎虎生風,不時發出陣陣勁響,看上去不是空架子。
肯定不是空架子,真要是讓他對旁人揮拳出腳,絕對會有慘劇發生!
這時期的武術,不是花架子,是真功夫!
兩宋時期民間產生大量武術結社組織,它構成該時期武術發展的一大特點。
宋朝民間尚武之風歷朝最盛,百姓結社可配強弩,軍事性社團出現會、社的名稱,當始於宋。
在宋代,每當地方不安定,民間便紛紛結社自保,鄉社武裝遍佈全國,主要可分為防衛鄉里的民間自保之社和防禦外族入侵的保境抗敵之社。會社既有備邊保境、維持鄉里治安的一面,也有對抗官府、滋擾百姓、魚肉鄉里的一面。
會社成員習武成風,他們練習拳腳,使用弓箭和軍械,絕不是玩玩的,而是能殺敵傷人,如孟之祥所練的拳腳功夫,動輒直向人的頭上五官、太陽穴、咽喉、胸口和下陰等要害奔襲,一出手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忠順軍”來自唐、鄧、蔡三州的中原流民,當中有不少人習有武術,孟宗政擇其人作為教頭,在軍中廣泛地教授武術,孟之祥就學了一身好功夫,上馬可拼馬刀,下馬可以動拳腳,皆能殺人不在話下。
孟之璋也脫了上衣,下場與他對練。
他們當然不會真打,按著套路來打,不下死手,但也打得砰砰蓬蓬作響,旁人紛紛叫好。
驀地,孟之祥一個馬步衝拳,以右上臂在前,來了個鐵山靠,用力一撞,塵土飛揚中,他馬步扎定,而孟之璋已經被撞出五步之外!
“七哥,你又來欺負我!”孟之璋不爽地翻翻白眼道。
他力氣不如孟之祥,打起來不是對手。
然後孟之祥換了兵器來練,他用的是刀,每天揮刀不綴,方可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接下來就是練弓,親兵小王為他呈上了他搶來的金朝勇士的硬弓,旁人無不嘖嘖稱奇,好傢伙,這可是三石強弓啊!
孟之璋上前試了一下,搖搖頭。
他的力氣不足以拉開三石弓,但旋即他高興起來道:“你的舊弓,歸我了!”
不錯,孟之祥的弓箭是二石好弓,正合適孟之璋,而孟之璋的舊弓,則給了孟之祥親兵老董。
此人長得五大三粗,一張國字臉凶神惡煞有如廟裡的神像,這種人放在鄉間就是欺行霸市的好手,能讓小兒止啼,但在軍營裡就是受歡迎的好漢。
拈弓搭箭、孟之祥深吸了一口氣,雙臂發力,彎弓如滿月,弓弦發出“扎扎扎”的繃緊聲音,箭頭指向前方的箭靶。
弓箭不是槍械,可以瞄準但可靠性有點扯淡,射不射得中全憑感覺。
大部分人,經過長期的訓練後就熟能生巧,產生感覺,完全難以名狀無跡可尋,而有些蠢才,再怎麼練都不會產生感覺,但象孟之祥這等猛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