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張庭珍的憤怒(第2/2 頁)
南北反覆縱跳的場面,我史相公要是重用了歸正人,他日後反了宋朝,我史相公豈不是要吃上掛絡,何苦來哉!
比如號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楊妙真的相公李全原為金朝漢人,他率眾在金國、南宋和蒙古人之間來回投靠,演繹哪邊有奶就是孃的真真正正“三姓家奴”惡劣場面,影響相當壞,最終被趙葵所殺。
南宋政府對歸正人的使用持謹慎態度,通常只授予一些榮譽性的職位,而不給予實權。
辛棄疾是歸正人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詞人,還曾率領五十多人夜襲金軍大營,活捉叛將張安國,因其英勇行為和文武雙全的才能被譽為“詞中之龍”。儘管辛棄疾有著卓越的貢獻,但由於其歸正人的身份,他在南宋政府中並未得到重用。
固然有心懷異志的歸正人,願意為宋朝效死的歸正人更多,但他們遭遇到流血又流淚的背刺場面實在是太多太多,以致於歸正人都不敢相信宋朝。
現如今,南邊“歸正人”的問題已經日益式微,不足為患,反倒是北邊對於漢人的歧視與不信任越發地嚴重了。
地方管理有蒙人的達魯花赤(軍政長官),派出韃子監軍監視漢軍,漢將出令要他們副署方為有效,派出色目人參與管理漢人世侯地方經濟事務,確保稅收,扣押漢人高官的家眷為人質等等,漢人世侯嘖有怨言,自嘲自己真是(蒙人)狗都不如,私下論起蒙人,已是一口一個“韃子”來臭罵不已!(注1)
現在明軍進攻,漢軍奮起抵抗,蒙人本應與漢軍同舟共濟,這個呼和少布倒好,一開始就沒有參戰,後來更任由明軍搶走自家弟弟的屍體,忒夠可惡!
不過張庭珍看到呼和少布的反應,頓時清醒過來,自家的妻兒老少和弟弟家親人還被他們扣押著,不可輕舉妄動。
他按捺下心中的憤怒,主動地道:“對不起,我一時間傷心過度,失禮了!”
情況緩和,呼和少布寬宏大量地道:“理解,請張萬戶節哀,戰事要緊!請張萬戶早作決策!”
……
注1:“韃子”是對蒙古人的蔑稱,即蒙古韃子,韃虜,南邊皇帝孟之祥首罵,先是南邊的臣民跟著罵,現在連北邊的漢人也都罵起來,可見韃子不得人心。
要知道,北方漢人先前尊稱蒙古是“大朝”,蒙古軍是“大軍”,稱蒙人為“使長”即主人。
現如今,變成了狗韃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