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劉秉忠不去說書真是可惜了!(第2/2 頁)
通往東北鈞州的道路,金軍主力撤退途中,遭遇蒙軍預伏部隊兩面夾擊,金軍隨即潰不成軍,爭相四散逃跑。
突圍中,金軍大將或死或逃,樊澤、張英當場陣亡,張惠在柿林村南激戰後陣亡,武仙逃進竹林,完顏合達、楊沃衍,陳和尚逃進鈞州,後蒙軍破鈞州俱喪命,移剌蒲阿逃亡開封,途中被俘。
此戰影響深遠,金軍精銳損失慘重,再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蒙軍從此奪取了戰場的主動權,直到金國滅亡。
借大力頌揚託雷的三峰山之戰,劉秉忠乘機兜售私貨,歸納總納出我們要學習“也客那顏”託雷的用兵之道,“圍三闕一”用於打仗,日常管理中,比如對於南軍戰俘,我們亦要善待之,避免趕狗入窮巷,狗急跳牆,危及我們的利益。
他說完後,金帳內居然鴉雀無聲,大家都聽得入了神。
“啪啪啪……”忽必烈首先拍掌,為劉秉忠喝彩,其他人如夢初醒,也紛紛拍掌叫好,歎為觀止。
國王頭輦哥滿面笑容地道:“劉太保,你成功地說服了我,今後,那些南軍俘虜他們愛吃什麼,就給他們吃什麼,以示聖朝寬大之意,讓他們願意投降,增加我們勝算,避免我們無謂損失。”
劉秉忠臉上毫無驕傲之氣,向著頭輦哥點頭致意,表現了一代名臣風範。
大家都對劉秉忠表示敬意,而起初進讒想害史天澤的伊德爾夫臉色陰晦縮在大帳角落,低垂著頭,心忖道:“m的我成了小丑了!”
……
注1:
祝阿之戰(東漢):29年,耿弇伐張步,攻祝阿,圍城時故意留一角,使祝阿守軍逃奔鍾城。鍾城守軍看到祝阿失守,又放棄鍾城,這樣耿弇不戰得到兩座城。
定陽之戰(北齊):517年,高長恭率5萬人進攻汾州,圍攻定陽城,守軍僅不足2000,經過日夜激戰,戰鬥兵僅數百人,糧食耗盡。
守將楊敷夜間突圍,高長恭有意敞開城一角,在東南澗口設伏,全殲突圍之敵,俘虜楊敷。
注2:
“也客那顏”在蒙古語中意為“大官人”,這一詞彙在蒙古歷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這是對託雷的尊稱,託雷是成吉思汗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和伊兒汗國開國之君旭烈兀之父,指揮三峰山之戰,擊潰蒙軍主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