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黃鐘譭棄,瓦鼎塵結,禮樂崩壞,孰之過也?(第2/2 頁)
看到那位以金器換“肉食”的員外,拿到的應是人肉!
慘絕人寰!
丈夫賣掉妻子,只求吃一頓飽飯,父母餓極了,只好煮食年幼的兒女,最後,形勢嚴峻到“人朝出,不敢夕歸”(即早出早歸,不敢晚歸)的程度,因為常有餓紅了眼的匪徒三五成群,“獵殺”單身路人果腹。
城內都成了這種地獄樣子,為何民眾不出城,採集野果或野菜,打獵為生?
那是因為城內的達魯花赤(蒙古)胡依勒不允!
他不同意民眾出城,郝經找他干涉,他說若開啟城門,只怕民眾皆離開逃饑荒,城內變得空城一座,沒有了民眾,萬一汗廷需要民力和徵兵時,他要吃上掛絡,受到責罰。
見他牛心,郝經為他出主意,告訴他以人為質,派他們家人出城樵採打獵,刨地漁捕以獲得食物。
胡依勒遂從其計,找出五百民眾出城尋找食物,結果,諸人狼狽逃回城裡,連食物也不敢採集。
城外有大蟲!
老虎在城外活動,捕食人類為食,人類竟不能制。
古代的虎患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由於經濟不發達,開發很低,出城就是山林,老虎肆虐,它們生猛,冷兵器難以傷害他們。
老虎之事因為郝經離開河間府,也不知道情況怎麼樣,真是天災、人禍齊至,郝經難過地訴說著他所見所聞,悲慟地道:“此間情形,與金朝末年一樣啊!”
金朝末年,戰爭、饑荒和天災接踵而來,整個社會徹底被摧毀,郝經當時歲數尚淺,但那段兵荒馬亂的日子,還記憶猶新。
他聲音嘶啞地道:“黃鐘譭棄,瓦鼎塵結,禮樂崩壞,孰之過也?”
聽得劉秉忠大受觸動,他知道情況不好,但沒想到竟是惡劣如斯!
郝經對他充滿希望地道:“你我聯名上奏,勸說陛下暫緩括粟,撥出米糧,賑濟災民……”
然而,當郝經看到劉秉忠輕輕搖頭,他眼中的希望之光消失了。
劉秉忠告訴郝經道:“滄州漢軍千戶楊廣浩自外地巡邏歸來,說‘括粟不亡軍,先亡國!’被人告發,以誹謗朝廷罪抓入大牢,搜其同黨,結果楊千戶被活活打死!如今城內人心惶惶,皆不敢言!”
聽得郝經倒抽了一口涼氣,吶吶而言:“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