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司湯達綜合症(第2/2 頁)
,“怎麼說?”
顏承以前也見過幾個跟姚瑾玉情況類似的,而且大都也出現在羅馬、梵蒂岡等宗教藝術品十分集中的地方。
“司湯達綜合症。有人用這個詞描述這種病症。”
“司湯達綜合症?”
“醫學界認為,這是一種分離性障礙。當患者看到很多藝術品時,產生十分強烈的情感體驗。緊張、恐懼、振奮、異常敏感等等,往往會伴隨生理上的異常,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等,比較嚴重的就是你描述的色彩崩塌。”
“我為什麼會突然患上這種病?”
姚瑾玉有些難以接受。在她過往的生命裡,也看過不少藝術作品,在學生時代,去過許多畫廊,參觀過許多博物館,但從不曾出現過這種情況。
“這是一種暗示性比較高的病,受到某些不良應激事件,也可能產生。”
“不良應激事件……”
姚瑾玉仔細想來,不覺得自己遇到過什麼不良應激事件,轉而問:
“你說的暗示性是什麼意思?”
顏承笑了笑。其實從她聽到鐘聲後,很快就產生了來自己這裡的衝動可以看出,她在這方面,容易受到暗示。
“這可能是某人對你說的一句話,或者是某一件藝術品讓你產生了極端的聯想,以及,可能你身處的環境就極度具有暗示性。這種暗示引導你在欣賞藝術品時,用更加飽滿的精神,甚至是過激的精神去欣賞。”
顏承微微眯眼,語氣稍稍低沉:
“更甚者,你會想進入畫中世界。”
姚瑾玉皺起眉,“你說的有些繞。”
顏承換了個方式說:
“你想想,在佛羅倫薩大教堂裡,你在欣賞某一畫作時,有沒有想跳入某一畫作的衝動?”
“跳入某一畫作……”
姚瑾玉仔細思考。她的記憶力還不錯,能記得在佛羅倫薩發生的事。
她想起那副正中央只有一個黑點的畫。當時她看到那副畫事,被那個黑點吸引了,十分想要知道黑點代表了什麼,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以及創造這幅畫的靈感是什麼。
但,她覺得這是欣賞畫作的基本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