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2/2 頁)
二十世紀的頭十年裡移居美國的四十萬猶太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做針線活買賣的。同時,由於新式縫紉機使用簡便,不需要什麼技術,東部城市的許多移民的妻子兒女便都被吸引到服裝工業中來了。
縫紉機帶來的一項臭名昭著的副產品是&ldo;血汗工廠&rdo;(&ldo;sweat-shop&rdo;,是一八九二年左右首次引起人們注意的一個美國創用詞),即那種僱用婦女和兒童做包工並且工資極低、工時很長的工廠。但是,在成衣行業裡,由於經營單位小、機器便宜,從工人爬上去當老闆卻不象其它行業那麼困難。一個國家新興的服裝工業可以成為推進民主的因素,這是當時許多人所沒有預料到的。在十九世紀臨近結束、二十世紀行將開始的時候,美國服裝商的一位先驅吹噓說:&ldo;人民大眾穿的衣服不是裁縫做的,而是服裝商製造的。如果說……衣著反映人們的身分地位的話,那麼,美國在世界文明之國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我們不僅以低廉的價格向各個階層的人民提供了大量的服裝,而且服裝款式新穎、質地優良,這對自由、民主國家人民的自尊是必不可少的。&rdo;
工廠製作的成衣使移民一到美國就立即美國化了。亞伯拉罕&iddot;卡恩寫的意第緒語小說中的主人公戴維&iddot;萊文斯基一八八五年從俄國來到紐約,他的保證人急於想把他一下子美國化,便帶他穿街走巷,從一個商店跑到另一個商店,給他買了一套衣服、一頂禮帽、內衣、手絹(他生平第一次有白手絹)、假領、皮鞋和一條領帶。&rdo;他在我身上花了好多錢。我們從一條街跑到另一條街,他嘴裡念念有詞地說:&ldo;這樣一來你就不會土裡土氣的了!&r;&l;這樣你就象美國人了!&rdo;&rdo;沒有任何別的東西能象服裝那樣如此迅速而又毫無痛苦地把外國人變為本國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