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2/3 頁)
己公開標價、經濟實惠的優點,以此推銷其商品。
二十世紀中葉聯號商店系統中第一家年營業額最大的商店是一八五九年建立的。喬治&iddot;吉爾曼和喬治&iddot;亨廷頓&iddot;哈特福德兩人都來自緬因州,他們就在這一年在紐約市的維齊街開了一家小店,取名&ldo;大美茶葉公司&rdo;。他們不經過中間商,直接從中國和日本大量進口茶葉,所以能以令人矚目的低價賣出茶葉,僅三十美分一磅,而其它商店則要賣一美元一磅。他們用著名的巴納姆經營術的一套做法招徠顧客:幸運的中獎顧客可以得獎,出納員的小屋形狀象中國的寶塔,一樓大廳的中央放著一隻綠色的鸚鵡,逢星期六還有樂隊來演奏。他們又用八匹有灰黑花斑的馬拉一輛紅色大篷車招搖過市,如果有誰能猜出車和車上的人加起來一共有多重,就能得到兩萬美元。他們逐漸增加經營的其它雜貨,諸如:調味作料、咖啡、肥皂、煉乳、發酵粉等日常用品。到了一八七六年,他們商店的數量已增加到六十七家。
他們具有堪與當年西部新興城市創業者相媲美的熱情,並預見到公司的大發展,因而在一八六九年把公司取名為&ldo;大西洋和太平洋宏大茶葉公司&rdo;。這個聯號公司的宏大目標或許是想透過聯號把兩大洋聯結起來,就象&ldo;聯合太平洋鐵路&rdo;所完成的偉業一樣,該鐵路的修築也是在同一年完工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公司所屬的商店迅速增加,各地都有,它們那醒目的金、紅兩色店面已為全國各地人們所熟悉。到一九一二年,已有近五百家大西洋和太平洋公司的聯號商店。這些商店的好處在於價格便宜,這是因為它們實行大批採購和取消中間商的做法,同時,它們還允許賒購,並免費送貨上門。大西洋和太平洋聯號公司的巨大發展是一九一二年在公司創辦人的兒子約翰&iddot;哈特福德的領導之下起步的。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五年之間,每三天就有一家大西洋和太平洋聯號商店開張,以至全國屬下聯號商店總數達一千家之多。它的巨大發展的原則是&ldo;一手交錢,一手交貨&rdo;,減少人員,辦單人經營的&ldo;經濟&rdo;商店。到一九二五年,該公司的聯號商店才把肉類列入經營專案,但很快便成為單項銷售額最大的商品。一九二九年,大西洋和太平洋聯號公司的銷售額超過了十億美元:一九三○年,該公司屬下聯號商店有一萬五千七百零九家。一九三三年,大西洋和太平洋聯號公司的業務佔全國食品銷售業務的百分之十一以上。嗣後,由於出現了開設規模較大的食品店的傾向,於是該公司屬下的商店數目逐漸減少。到一九七一年,四千三百五十八家大西洋和太平洋聯號商店的年銷售額達到空前的紀錄,將近五十五億美元。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