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獨攬(第2/3 頁)
淑妃見楊皇后眼下隱隱有烏青,知道大齡產子不易,便先開口道:“娘娘恐怕乏了,妹妹便不打擾了,您好生休養,若有什麼需要妾身做的妾身必不推辭。先告退了。”
孟淑妃起身告退,楊皇后微微頷首並不挽留。她一開頭,其餘人也都有眼色地慢慢告退不提。
又一日,恰是淮瑾到長平宮請安的日子。澄盈又長了個子,孟淑妃正在挑給她裁新冬衣的料子。見哥哥來了便撲上去要抱,淮瑾笑吟吟地抱起澄盈道:
“阿盈好似沉了些。又長個子了吧?”
公主聽得哥哥說她沉立時便準備使壞,孟淑妃攔道:“可不許鬧你哥哥,我瞧他近日忙著修撰怕是累壞了。”
“母親也是,少做些衣裳,傷眼睛。”
母子三人坐下敘話,蘇英上些精緻點心。
“你聽說你父親來找我的事了吧?”
孟淑妃一邊給淮瑾剝果皮一邊問。
淮瑾聞得此言並不詫異,撥弄著妹妹頭上的花釵,似是覺得好看,不經意道:“聽說了,想來問問母親的想法。”
孟淑妃卻有些為難,她把果子放下,身子更往淮瑾那邊傾些:“你父親要我和秦貴妃一道打理後宮也是為了制衡,不叫她一家獨大,能夠理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淮瑾見孟淑妃為難,便道:“但兒子不建議母親接受。”
“為何?”
“且不說宮務繁雜,阿盈尚小離不開人。若您答應了,貴妃娘娘可不會認為是父親的錯,只會認為是您阻礙了她攬權,如今她與二哥勢大,母親必不可與他們明著對上,對您百害而無一利。而皇后正好藉著產後虛弱的名頭坐山觀虎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最後得利的自然是皇后,母親可不要著了道去做那隻鬥虎。”
“可不做老虎我又能做什麼?你父親倒好,把這苦差事分給咱們,他片葉不沾身。”
“您做局外人便好,帶著咱們阿盈一起。”
淮瑾笑著颳了刮阿盈的鼻頭,兄妹兩個便笑作一團。
原本孟淑妃便不欲與人爭鬥,也只是因為聖人開口才有些為難。如今見淮瑾如此說,便打定主意不插手此事,叫秦貴妃一人獨攬便好。
孟淑妃又蹙起眉頭瞧著淮瑾道:“可這藉口該怎麼取呢?得是個巧宗才行,才好讓你父親信服。”
淮瑾頓了片刻,又想起什麼,笑道:“母親,此事父親不過是要您一個態度罷了,您無論取個什麼藉口在他看來都是一樣。我看不如就說,入秋了,阿盈的衣裳短了,得給她裁新衣。母親覺得這個藉口如何?”
孟淑妃被兒子這個藉口逗笑,抱過澄盈道:“甚好。”
母子三人閒話一會,孟淑妃本欲留他用午膳,淮瑾卻道修撰事務要緊得趕回去處理,孟淑妃自然知道她這兒子趕著回去可不光是為了修撰,更是為了他書房裡的那個小丫頭。
待淮瑾走後,孟淑妃便對著蘇英說道:“你將星露帶過來,悄悄地別叫瑾兒發現,我倒要看看梅扇二人在我兒府中究竟做了什麼,竟鬥不過一個外頭買來的黃毛丫頭。”
“是,奴婢這就去辦。”
而江南道那邊因日夜趕工,已於十一月初告成。鄭王更是一刻都等不得,連夜整理行囊趕回雲都,百姓們星夜夾道歡送,餘危也及時遞了摺子上去,聖人少不了多加褒獎。
此一事後鄭王向天下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讓此事成為大周朝第一美談。
十一月中,鄭王返回雲都,三皇子於城門外相迎,朝野間俱是表功鄭王的摺子,雪花一般飛入了思政殿。聖人大喜,下旨加封鄭王食邑兩千戶。
如今鄭王實封五千戶,比之親王規制整整多了四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