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勳貴(第1/3 頁)
淮瑾出門後,青娘就扶著慈姑從若林苑趕了來。
“在雲都城裡,世家勳貴是最多的。你別看有些門閥不顯的,實際卻手握實權;而有些高門大戶的,這一兩代沒有個支應門庭的人,反而沒落了。所以和他們交往,切記切記禮儀周到是最要緊的。今日開始我便在這靜安居院子裡教你如何與這些世家女眷們打交道。”
靜安居正房花廳裡,慈姑坐於木床上,青娘奉茶畢後就去了隔壁耳房聽候。朝華立於堂中聽訓。
如今滿府裡都知道三殿下抬舉朝華,慈姑贊她進退有度,沒有恃寵生嬌;又憐她處處為三殿下著想,更是打定主意一心一意教導她。
“是,謹記您的教誨。”
慈姑便開始給她介紹起了雲都城中的貴人圈子。
“咱們聖人不曾特別抬舉過誰,眼下的勳貴圈子基本上都靠著祖上的餘蔭。昭義伯一家到了他這一輩就是最後一世蔭封了,他的幾個兒子已經大了,除了長子在鴻臚寺謀了個閒職外,其他幾個兒子都賦閒在家,如今已在找門路做生意了。他家到了兒子這一輩就都是庶民,除了祖宅、從前賞賜下來的田產之外,就只有靠著幾門姻親的嫁妝過日子。若是兒子這一輩有個支應門庭的倒也不至於此,只可惜他們家馬背上掙出來的封誥,家學不深,功名不顯,無人幫扶,如今已是漸漸沒落了。”
見慈姑一口氣說了許多,朝華上前去奉茶,慈姑卻擺擺手:“不必,你雖現下不是主子,可咱們三殿下待你的心你也能想見。我已經和殿下說了,叫你以後不必再去書房當差,若要習字看書,在靜安居暖閣便是,自不會有人打擾。人的架子不應該大,但是要有,不可讓任何人瞧輕了你。”
朝華心裡一暖,點點頭道:“您說的正是,但您是長輩,理當如此。”
慈姑便笑笑任由朝華奉茶,她看重朝華還有一點就是從不拿架子。別人若是她如今的境地只怕是主子的架子已經拿起了。
“我此番提點倒是怕你太沒有架子,被刁奴給欺負了。”
“您放心,”朝華笑的柔和,“我肯定好好分辨,不墜了殿下的顏面。”
慈姑又道:“昌國公是世襲罔替的爵位,他們家是從咱們大周朝開國以來就有的勳貴門閥,百年大族,名望極高。他家的夫人、世子妃、媳婦們各個都是能當皇子妃的人物,不管是現任世子妃紀氏,還是昌國公夫人謝氏,包括他家的老夫人,都是出自名家望族。子嗣又豐,教導有方,他家三輩出了六個進士出身、十一個同進士出身,比咱們淑妃娘娘的母家還要厲害。最難得的是他家原不需要考取功名,靠著祖上餘蔭就能過得好,只是人家的家主有遠見,知道還是人才輩出的家族更能站得住腳,這才拘著孩子們多讀書考功名。所以,他家雖然是最老牌的勳貴,卻手握實權,不可小覷。除了昌國公嫡支一脈,其餘的旁支也都頗有實力,說是雲都城中第一門閥也不為過。若是遇見了他家的女眷,必要打起精神來好好應對。”
朝華在心中細細記下,問道:“他家的女眷們可都有哪些?煩請慈姑和我仔細說說,若是以後遇到了我好心中有數不至於抓瞎。”
慈姑聽了這話心中點頭,便從嫡支一脈開始細細說起,直說了大半天才說完。
“安南侯又有些不同了,”慈姑喝了口茶潤潤,“他家祖上與太宗皇帝有舊,曾救過太宗皇帝一命,太宗皇帝抬舉了他家的老太爺到兵部去當差。後來又經歷了宮變,救了當時的太子殿下,從龍之功不可小覷,也就是從此開始他家一路扶搖直上,到了現任安南侯的爺爺那一輩就有了這個爵位。雖也是世襲罔替,可他家的勢力卻大不如昌國公家,子嗣們大多縱情聲色,白白浪費了祖輩給他們打下的江山。他家的媳婦們雖出身好陪嫁多,卻架不住丈夫如此揮霍,只怕以後還有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