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相好?(第1/2 頁)
第74章 相好?
誰能想到,李治的車轅好不容易行至鄜州城外,外面送行的百姓比城內多了數倍不止。
從城門口到郊外,官道兩側跪滿了虔誠的百姓。
一夜之間,城外的空地上突然豎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鐫刻著李治和李令月父女倆關中之行的賑災事蹟。
不同於清朝流行的“萬民傘”,唐朝時期,百姓對地方清官表達感恩和推崇的方式,通常是樹立功德碑,供後世瞻仰。
李治乃一國天子,按說是不需要這種形式的,但百姓如果自發的建碑頌德,那他的人格魅力,必將成為史官筆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治繼位已有三十餘年,第一次被百姓樹碑立傳,他怎能不開心!
心花怒放的他,當即叫停的車隊,拉著李令月走到石碑下,一字一句的看完整個碑文。
對於百姓發自肺腑的感恩,李治雙眼泛紅,以致於帶著李令月上了自己的車轅。
父女倆相對而坐,李治盯著女兒笑得合不攏嘴!
“阿耶,您是撿到寶貝了嗎?一個勁兒的傻樂什麼!”
李令月被李治看得渾身不自在,白了老爹一眼,覺得這小老頭傻得有些可愛。
陳公公聽得鼻尖冒汗:嘖嘖,到底是親閨女啊,除了娘娘,恐怕放眼整個大唐,也只有這位公主敢跟陛下這般開玩笑了。
“哈哈哈哈,你就是朕的寶貝!是上天賜予朕的寶貝!”
李治心情暢快,手捋著鬍鬚,得意洋洋的說道:
“朕決定了,回宮後要為你舉行最隆重的冊封儀式,朕連封號都想好了!哈哈哈哈!”
李令月心底咯噔一下!
不是吧!這麼快就要冊封嗎?難道歷史的軌跡出現了偏差?
她如果沒記錯,歷史上距離冊封“太平”的時間,應該是在她及笄之年發生的,關於‘太平’這封號,也是以她出家的道觀‘太平觀’而來。
如今太平觀尚不存在,自己也沒有出家修道,怎麼阿耶現在就要冊封呢?
這……這也太不符合邏輯了。
李治見李令月發愣,只當女兒沉浸在驚喜中,便打趣地問道:
“怎麼?開心地說不出話了!”
李令月心裡叫苦不迭,這哪是開心啊,這分明就是驚嚇好嗎?
“阿耶,不知您定的封號是什麼?”
一聽李令月問到了點子上,李治更是忻忻得意,居然賣起了關子。
“到時候你就知曉了,朕敢保證,朕想的這個封號,你阿孃一定也喜歡!”
能讓挑剔的武后也贊同的封號,那定是‘太平’無疑了。
李令月感覺自己的手心有些冒汗,猶豫再三,最終問出了一個不符合當下的問題。
“阿耶,您想的封號,該不會是‘太平’吧?!”
李治瞪大雙眼,一臉震驚地看向李令月。
果然,還真是太平啊!
從李治的表情中,李令月已知曉了答案!
她心中五味雜陳,一時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如果真是提前冊封為‘太平公主’,那麼歷史的車輪就發生了偏移,一些熟悉的人和事,將不再她的預見和掌控之內。
如果歷史出現了偏差,那自己又當如何淌出自己的一條路?
李治一把拉住李令月的手,仔細端詳著她的容貌,難以置信地說道:
“你到底是天上的仙子還是朕的女兒,你怎會猜到朕之所想?”
嘚!又得解釋一通。
李令月收斂心神,故意吐了吐舌頭,裝著高深莫測的模樣笑道:
“這還用猜嗎?女兒掐指一算便能算出,如今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