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策府(二合一)(第1/4 頁)
跟李治提要求這方面,李令月可謂是深得武后精髓。
先來個獅子大開口,管他要整個關內道的稽查之權,一番拉鋸後,再裝著妥協的樣子,提出只要一州的權力,從而達到目的。
鄜州雖然也屬於關內道27個州之一,但它卻是關內道的首府,像楊御史的御史府,也設定在這裡。
另外,下轄27州統兵之權的大都督府也設定在這裡,大都督一職一般由李家皇室宗親擔任,早在李治出長安前,兼任關內道大都督的曹王李明,就被召回了長安,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地方王爺挾天子謀反。
李令月從李治那兒要來一個御前巡察使,放在明清,地位等同於欽差大臣,儘管只給了一州稽查權,但對李令月來說,已經足夠了。
只要搞定鄜州,那周邊其他各州還是問題嗎?
李令月正是以鄜州為中心,四面開花,肅清官吏,團結民心,消滅蟲患。
由於在唐朝還沒有公主涉政的先例,所以,即便手握皇帝的金魚符,也不能插手朝堂之事。
但何山不同,他是李治欽點的御前巡察使,有督察百官的權力,這樣一來,李令月透過何山,就拿到了涉政的權力。
按照初唐官員品級,巡察使肯定不能跟關內道御史相比,但加了‘御前’兩個字,那許可權就變大了,包括楊御史在內的一眾官吏,盡皆受其稽查。
李治離開不久,陳公公帶著兩個小太監又進到賬內。
小太監手裡捧著托盤,托盤內分別放置著御前巡察使的官服和印信。
陳公公很快宣讀完聖旨,對何山道了一句恭賀,便告辭離去。
而當事人何山,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他自己都沒想到,早上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吏,混吃等死。中午就登堂入室,成為公主的貼身心腹,此刻手捧聖旨,已是一步登天,變成一州百官的頂頭上司,一切都像是做夢一般。
何山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個嘴巴,扇完後發現不是做夢,又瞧見李令月坐在高位上像看傻子一樣瞪著他,遂嘿嘿一笑,從懷裡摸出金魚符,恭敬地遞了上去。
“公主,卑職奉還魚符!”
“大叔,你這是何意?”李令月一臉不解。
何山憨笑道:“卑職現在已是鄜州御前巡察使,除了陛下和公主,誰還敢不聽老…敢不服從卑職,故此,自然用不著魚符了!”
‘天,我怎麼會遇到這麼一個夯貨!’
李令月一拍額頭,後背牽引到傷口,疼得她嘴角一抽,她現在有些後悔找何山這個又直又憨的大叔做心腹了。
要不是自己無人可用,打死她都不會選擇何山。
但眼下只得把資本全押在他身上。
“大叔,你可知御前巡察使的職責?”李令月把玩著手中的魚符,耐心地問道。
“自是知道,卑職是替陛下監察百官,督理稅糧,督辦軍務,撫治流民,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你既然清楚,那還退回魚符幹嘛?”
何山抓了抓腦袋,一時沒反應過來,李令月想伸手擦拭額頭的冷汗,又怕牽扯到傷口,對這個直腸子的大叔,只得繼續引導:
“你都說了,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我且問你,斬殺貪官奸商的行為,算大事還是小事?”
“自是大事!”何山答道。
“既是大事,你上奏給我阿耶,你覺得他會準你鬧大嗎?就算他準允了,等到刑部批文下來,又是猴年馬月?而眼下這情形,你覺得咱們還有時間‘事必上奏,恭請聖裁’嗎?”
何山眼睛一亮,似乎聽懂了李令月的意思。
“把你的印信呈上來!”
李令月手一攤,何山毫不猶豫,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