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菩薩公主(第1/2 頁)
第55章 菩薩公主
第二天,楊御史帶著鄜州城大小官吏來到大營,覲見李治。
李治要擇日舉行聲勢浩大的賑災儀式,以體現皇帝的聖恩,這是此行最重要的面子工程,自然馬虎不得。
所以整個一上午,李治都在大營內跟官吏們商議賑災事宜。
李令月帶著何山, 趁李治開會的時候,又帶走了一大半的禁軍。
這次出門,她沒有再喬裝打扮,而是以大唐公主的身份,高調地巡視鄜州城。
一想到自己的屠刀,即將砍向流民, 李令月的內心五味雜陳。
沒辦法, 流民對當權者來說,始終都是個定時炸彈,稍有處理不慎,就容易群情激憤、揭竿而起,引發大範圍的起義和暴亂,從而威脅到帝國的江山。
為此,李令月只能選擇‘以殺止暴’的方式,來掃清自己眼前的障礙。
當然,如果能降服流民,為其所用,自然最好不過。
鄜州區域的流民,大多因為蝗災導致失去生計,被迫外出乞討,才淪為無家可歸的人。
為了預防流民進城搶掠, 各州府的都督都會調集軍隊把守城門, 嚴防流民進入。
官府管理流民的辦法,通常是在城外開闢出大量的空地,為流民搭建施粥棚和安置所,幫他們渡過饑荒。等到來年春耕, 官府再集中發放種糧和口糧, 流民得意重返家鄉,開始新的生活。
自古以來,歷代王朝處理流民的辦法,大多如此,既能保證流民的活路,又能維持城市的商業執行,還能保護城內的百姓免遭劫掠。
而李令月決定打破常規,反其道而行之,她要在今天午時,逐步開放流民入城。
昨日的殺戮,的確如李治所說,逞了一時之勇,獲得了百姓的支援,但隨之而來的後果,是造成城內百業凋敝,門可羅雀。
鄜州城內的商戶,彷彿是達成了某種默契,不約而同的選擇關門歇業。
死了人的商家, 不開張尚在情理之中;但逃過一劫的商家,尚有四成之多, 居然也跟著歇業,這就說不通了。
要不是知曉其中的貓膩,李令月還真以為是自己的殺戮造成了商業停擺。
奸商們再次採用當年對付楊御史那招,透過集體大罷工,來表達對公主的不滿。
看著關門歇戶的沿街商鋪,坐在馬車裡的李令月,沒有一絲驚慌,反而跟何山開起了玩笑:
“大叔,看來你昨天殺的還不夠狠啊,你看看這些奸商,又開始給咱們出難題了!”
騎在馬上的何山哈哈一笑,“公主,這好辦,待會卑職就去貼張告示,但凡關門歇業者,殺無赦!”
李令月搖頭笑道:“不成,再這麼殺下去,鄜州城可就真的沒奸商了!”
“那不是挺好嗎!”何山附和道。
李令月笑罵道:“好什麼好,奸商跟百姓,就好比狼和羊,你把狼全殺了,那羊不是無法無天了?”
何山撓了撓腦袋,以他那點智商,自是想不通萬物平衡的道理。
李令月也不解釋,很快一行人到達鄜州南門。
南門口的行刑臺沒有拆除,上面的血跡早已乾涸,接到命令的幾個劊子手,正坐在臺上抓緊時間休整,在他們看來,今天又少不了要砍到天黑。
李令月一到,何山便命令禁軍接管了城門防衛。
隨著城樓上的鼓聲響起,被分派出去的另外三隊人馬先後在各自駐守的城樓上敲響戰鼓,不到一刻鐘時間,鄜州四城的防衛全部被禁軍接管。
城門大開,拒馬移除,寬敞的城門口放著一把太師椅,李令月悠閒地坐在椅子上嚼著何山的蠶豆。
看似從容不迫的她,其實如坐針氈,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