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佈局:滴珠滾雪球(第1/2 頁)
這個佈局來勢洶洶,楊利民來到文房齋的時候滿腔怒火,但很快他就應該知道,自己賺了大便宜。
汴梁城的黑市上,很快就炒作到了三十萬,等於說他轉手就賺了兩千多萬。
假如他就此出手,雙方就各有所得,皆大歡喜。
關明珠一直關注市場變化,她始終認為這是一次炒作,而不是佈局,沒有那麼複雜的陰謀詭計。
我沒有過多的解釋,世界上所有的炒作,最後都是為了割韭菜。
如果沒有割韭菜的方案,操作就不成立。
很明顯,這一次的割韭菜行為恐怕還會一直上升,直接到了別人無可接受的地步,才會停止。
關明珠並沒有埋怨我,但是她的手下都知道這件事,認為是我的錯誤操作,讓關明珠損失了一大筆錢。
在佈局當中,誰都不知道應該在哪條線止損,也不知道莊家的胃口到底是多少。
一旦超越了底線,盲目追求利潤,就會割肉都來不及,最終變成一堆廢紙。
我讓關明珠及時的交割,落袋為安,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做古玩書畫這一行不能具備賭性,不然最後都會死的很慘。
像楊利民這樣,自以為手眼通天,在京城那邊的皇親國戚裡有暗線,這次吃定了賺一大筆,實現財富自由。
他想的太多,飛得越高,自然會跌得越重。
事情到了三週以後,市場上的炒作到了無法相信的地步。
有些人把自己的店鋪租出去,抵押出資金,只為收購這些寫生畫,彷彿這是一生唯一的一次財富自由的機會,迫不及待,爭先恐後的跳進來。
我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已經明白布局者的想法。
有時候我就算告訴他們,他們也不相信。
畢竟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還在進行,只要買入就能上漲,誰也不會輕易放棄,最後倒黴的就是最後的接盤者。
萬小龍這邊一直對我千恩萬謝,藥材一條街的生意又被他重新拿到手。
黃會長對他更加客氣,其他人摸不清我的來歷,只能是背地議論,當面不敢說什麼。
那位老人從那天起就再沒出現過,我也忘記了這件事,施恩不望報,這是一個江湖人最應該遵守的。
炒作的終點接近一百萬,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楊利民那樣的老江湖根本沒有風險意識,他甚至動用了博物館的一筆修繕資金,總共收了一千五百幅寫真畫,彷彿鑽進了牛角尖,豬油蒙了心一樣,不知道陷阱在哪裡。
真正的崩盤,從第七週的一個下午開始,市場上的買家突然都不動了。
賣家拿著那些寫生畫,一連換幾個店鋪都沒人收。
隨即價格開始瘋狂下跌,半小時內跌到一半,那些高位套牢的人根本來不及跑出來。
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價格直線下跌,最終停留在五萬一張。
這就是畫的底價,我已經看清楚,這才是它的價格,但很多人炒到十倍、二十倍的時候,已經喪失了理智,把它當作籌碼,積極投入擊鼓傳花遊戲,卻忘記了利益與風險同在。
關明珠,首先接到了楊利民的電話,然後她通知我,我趕到文房齋。
不大一會兒,楊利民匆匆忙忙的跑來,手裡拿著一份清單,啪的一聲拍在關明珠的桌子上。
“賢侄女,這是我從你這裡拿走的畫,現在二十萬一幅,我全都還給你,你可以打個七折先收回去,給我救救急怎麼樣?”
這些話根本不合江湖規矩,更何況當他們的價值漲到幾千萬乃至幾個億的時候,楊利民也從來沒有表示感謝。
如今貨物貶值,他想來撈一筆,那就大錯特錯了。
“楊爺這是你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