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那麼,梁啟超呢?〃
〃梁啟超不同。梁啟超不算是先知,他不代表時代,但他離先知最近,所以他能老是花樣翻新:他十六歲前是神童式的小學究,碰到你,大夢初醒,搖身一變變成維新派,然後是保皇派,然後跟你分開,擁護民國,變成共和派,比革命黨還革命黨。他整天求新求變、絕不頑固、有服善之勇,他的口號是'不惜與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一點都不難為情。尤其在你和張勳復辟那段日子裡,他公然'當仁不讓於師',罵你是'大言不慚之書生',這種氣魄,真是直追孔子呢!
基本上,梁啟超和你不同,嚴格說來,他和西太后不屬於同一個時代,而你,你卻跟西太后同一個時代。他從那個時代變出來,你卻陷在那個時代。我無法說這是宿命,但這真像是一種孽緣,就好像我們中國神話裡愚公移山故事,愚公想移這座山,是一種偉大的精神;但他生命里正好碰到這座擋住他的大山,則是一種孽緣。 我說你和西太后同一個時代,她就像那座擋在愚公眼前的大山,終生在你眼前攔路。你的整個青春都浪費在開路找路上面,這是你的大不幸。如果沒有這條攔路虎、這塊絆腳石,你們的青春與才幹一開始就可以用來為中國建國,不會浪費。
〃你的不幸也許是跟他們相見恨早,所以你的青春就在搶灘時消磨掉了,像是接力賽跑,你跑起步的人,就不可能跑到終點,你只能跑四分之一,就交棒出場。你生來就不是看到最後勝利的人。
〃戊戌政變本質是不可能成功的,這一點那邊西太后知道、榮祿知道、袁世凱知道,這邊譚嗣同知道、王五知道,但只有光緒和你不知道。所以理論上,除非奇蹟,政變一定失敗,政變失敗,你一定死,最後光緒知道了,逼你出京,你本人九死一生,在你本人生死上出了奇蹟,你沒死,但並非說明你不該死,所以你的生命,早已在六君子濺血時候一起結束。
你命中註定要在接力跑中跑的是那一段、那第一段,而不是以後的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所以,事實上你沒死,但在感覺上和理論上,你早已是古人。人們看到你,是看到歷史,你並不比戲臺上的你更真,報上說南邊演戊戌政變的戲,你也去看了,看到臺上的自己,你康先生淚灑戲院。其實,戲臺上的你,才是真的你;而真的你,卻已經變成了活古董。
康先生啊,我是你的小兄弟,我們古剎結緣,近四十年後又再續前緣於古剎,今天以後,可能勞燕分飛,此生相會,恐已無多,我一定要講出我心裡的真話,來給你康先生做歷史定位。佛門裡說:'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如今四十年前的'因'與'地',生下今天我們重逢的'果',讓我們最後以'無情'道別,也算是一種古今罕見的因緣。也許多年以後,康先生和我都歸骨於法源之寺,那時候,我們再來相會,也應了譚嗣同'直到化泥方是聚'的指點,康先生說是嗎?〃
康有為面容悲慼,無奈地點了點頭。他走出法源寺的時候,譚嗣同的舊句,一直在他嘴邊:
柳花夙有何冤業,
萍末相遭乃爾奇。
直到化泥方是聚。
只今墮水尚成離……
在人世的滄桑中,他與大半的同志墮水成離了,近四十年後,還在今天補上當年的小普淨!普淨今天的一席話,使他突然頓悟到:他的一生,總是與時代相錯,不是早於時代,就是遲於時代。在三十年前,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