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2/4 頁)
頂包巾。……帶了皇帝帽,又是玄色面孔,此人決是大禹玄帝。我便上前見他,討些治妖斬魔秘訣,我也不消尋著秦始皇了。&rdo;看看走到面前,只見臺下立一石竿,竿上插一首飛白旗,旗上寫六個紫色字:
&ldo;先漢名士項羽。&rdo;
行者看罷,大笑一場,道,&ldo;真箇是&l;事未來時休去想,想來到底不如心&r;。老孫疑來疑去,……誰想一些不是,倒是我綠珠樓上的遙丈夫。&rdo;當時又轉一念道,&ldo;哎喲,吾老孫專為尋秦始皇,替他借個驅山鐸子,所以鑽入古人世界來,楚伯王在他後頭,如今已見了,他卻為何不見?我有一個道理:逕到臺上見了項羽,把始皇訊息問他,倒是個著腳信。&rdo;行者即時跳起細看,只見高閣之下,……坐著一個美人,耳朵邊只聽得叫&ldo;虞美人虞美人&rdo;。……行者登時把身子一搖,仍前變做美人模樣,竟上高閣,袖中取出一尺冰羅,不住的掩淚,單單露出半面,望著項羽,似怨似怒。項羽大驚,慌忙跪下,行者背轉,項羽又飛趨跪在行者面前,叫&ldo;美人,可憐你枕蓆之人,聊開笑面&rdo;。行者也不做聲;項羽無奈,只得陪哭。行者方才紅著桃花臉兒,指著項羽道,&ldo;頑賊!你為赫赫將軍,不能庇一女子,有何顏面坐此高臺?&rdo;項羽只是哭,也不敢答應。行者微露不忍之態,用手扶起道,&ldo;常言道,&l;男兒兩膝有黃金。你今後不可亂跪!&rdo;……
(第六回)
※※※
〔1〕梁章鉅(1775‐1849)字閎中,號退庵,清長樂(今屬福建)人,官至江蘇巡撫。撰有《歸田瑣記》、《浪跡叢談》等。《浪跡續談》,八卷,記述異聞逸事、名勝古蹟,兼及戲劇小說。
〔2〕《六韜》相傳為周代呂尚撰。《舊唐書&iddot;禮儀志》引《六韜》雲:&ldo;武王伐紂,雪深丈餘,五車二馬,行無轍跡,詣營求謁。武王怪而問焉,太公對曰:&l;此必五方之神,來受事耳。&r;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職命焉。既而克殷,風調雨順。&rdo;《陰謀》,全名《太公陰謀書》,相傳亦為周代呂尚撰。按《太平御覽》十二有關&ldo;太公封神&rdo;的引文出自《金匱》,不是《陰謀》。
〔3〕許仲琳號鐘山逸叟,明應天府(今江蘇南京)人,生平不詳。按明萬曆金閶舒載陽《封神演義》刻本(日本內閣文庫藏本)卷首李雲翔序雲:&ldo;舒仲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託餘終其事。&rdo;然卷二首頁署&ldo;鍾山逸叟許仲琳編輯&rdo;。
大概此書原撰者為許仲琳,改定評次者為李雲翔。
〔4〕《平妖傳》序張無咎於崇禎年間重訂《平妖傳》,所撰序文中說:&ldo;至《續三國志》、《封神演義》等,如病人囈語,一味胡談。&rdo;
〔5〕這裡的&ldo;八神將,太公以來作之&rdo;一語,《史記&iddot;封禪書》原文作&ldo;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rdo;。此處系據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七所引。
〔6〕《金匱》相傳為周代呂尚撰,古代兵書。《隋書&iddot;經籍志》著錄二卷。
〔7〕李瀚唐末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仕後晉為翰林學士。所撰《蒙求》,二卷,有宋徐子光集註。妲己為狐精,不見徐子光注本。
〔8〕錢靜方別號泖東一蟹,近代青浦(今屬上海)人。所撰《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