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應該怪罪父皇(第1/2 頁)
底下的戰鬥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激烈異常,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不絕於耳。而此時,宋舒與秦文景卻靜靜地站立在高高的臺階之上,俯瞰著下方混亂的場景。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宋舒,她美眸凝視著秦文景,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嘲諷地開口說道:“這便是你所期盼的援兵嗎?”只見秦文景面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彷彿剛剛經歷了一場大病一般。他輕輕地點了點頭,聲音有些虛弱地回應道:“我手中實無太多兵力可用,但恭王兄那裡倒是有著不少兵馬。只是今夜之事,我著實無法確切知曉究竟是誰會率先發動攻擊。”
聽到這裡,宋舒心中已然明悟。原來,秦文景應當是早已察覺到那些人的異樣舉動。於是,他巧妙地在殿前伺候的人群之中特意留下了那麼兩名屬於對方陣營的眼線。待到皇帝昏迷未醒的訊息悄然流出之後,他本人卻又當著眾人之面信誓旦旦地保證陛下已經安然無恙。如此一來,那些心懷不軌、意圖謀逆之人自然不可能輕易相信他所說的話語。這樣也就避免了秦文景自己與太子或者恭王直接交火,從而給其他旁觀者創造出可乘之機,讓其能夠坐享漁人之利。
與此同時,太子和恭王安插在殿前的人手,一旦成功地將皇帝病危的訊息傳遞出去,立刻就會被秦文景事先安排好的人馬牢牢控制住。而那些按捺不住性子、迫不及待率領軍隊衝進宮闈的傢伙們,則毫無疑問地成了今晚落入陷阱中的可憐獵物。至於行動稍顯遲緩一些的勢力,你就與秦文景結成同盟,共同應對當前局勢。
恭王此刻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看著臺階上一副虛弱模樣的四弟,他著實感到有些束手無策與不容小覷。
秦文景話裡話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你不想結盟?那也無妨,反正我城外有的是兵力。你若是不肯前來支援,那我便自行率軍入城。至於陛下已然恢復一事,我可並未欺騙於你,不信的話,你大可以去詢問你宮中之人,看看是否還能收到他們傳遞出來的訊息。而我今日之所以願意前來知會你,並讓你率領軍隊前來救援,無非是想給你提供一個在皇帝面前展現孝心的絕佳契機罷了。這個難得的機遇就擺在眼前,究竟要如何抉擇,全憑你自己定奪。
倘若今晚錯失良機,秦文景更是毫不含糊地表明,他在城外屯駐的大軍隨時待命,只需他一聲令下,援兵即刻便能攻入城中。屆時,恭王手中雖握有兵權,但他完全可以像太子那般,毅然決然地率兵入宮,堅定地站在太子一方。然而,問題在於,即便如此行事,恭王又怎能確保自己必定能夠勝出呢?畢竟,他與太子之間早已是不死不休之局。
宋舒和秦文景站在臺階上,只見恭王手提長刀,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四周,同時扯起嗓子朝著殿內高聲呼喊:“父皇,兒臣救駕來遲!”其聲音震耳欲聾,彷彿要穿透雲霄一般。
太子手提長刀,直直地指向恭王,口中厲喝:“三弟啊三弟,你還要裝到何時?這深更半夜的,難道你心中未曾有過半分謀逆之意?哼,別以為本太子不知曉,不過就是看到父皇突然醒來,你便見風使舵、審時度勢罷了!憑你這點能耐,也妄圖與我一爭高下?簡直痴人說夢!”
恭王滿臉悲痛之色,痛心疾首地望著太子,苦口婆心地勸道:“皇兄啊,快快放下手中的屠刀吧!莫要再執迷不悟了,只要你肯向父皇低頭認錯,就說是受到奸佞小人的蠱惑矇蔽,想必父皇定會念及父子之情,寬恕於你的。”
就這樣,兄弟二人當著眾人之面,你來我往,唇槍舌劍,猶如戲臺上的演員一般,盡情地演繹著這場鬧劇。一旁的宋舒和秦文景冷眼旁觀,瞧著這兩人如此賣力地互飆演技,心中不禁覺得有些好笑。尤其是當他們發現雙方手下的兵馬此刻竟然都停止了打鬥,更是暗自思忖:倘若這兄弟倆能夠就此和好如初,那豈不是無需再戰,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