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勞工營(第1/2 頁)
日軍是在1月3日深夜才發現馬當失守。
這個時候,日軍第18軍司令官安達中將已經搭乘潛艇離開,第20師團得到訊息後,無法向安達的司令部彙報此事。
此時20師團都還沒撤到基阿利,第51師團已經撤走了近半兵力。
這種情況下,20師團只能繼續執行西撤命令。
至於安達知道訊息的時候,已經是1月4日白天。
原本潛艇是準備直接上浮並停靠在馬當的港口。
可謹慎的日軍發現附近有盟軍的飛機,所以就等了等。
等飛機飛過之後,才升起潛望鏡,便發現馬當的港口和城上都插著中國國旗。
這可把日軍潛艇嚇得夠嗆。
等再三確認後,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那就是盟軍已經攻佔了馬當。
原本他們把馬當作為抵擋盟軍的前線,如今看來卻是泡湯了。
這樣一來,撤離至馬當的計劃就很危險。
因為沒法在馬當靠岸,於是潛艇只能繼續向西,最後在距離馬當大約50公里的地方登陸。
這裡是20師團的一個駐地,此時還在日軍手中。
本來安達中將可以撤到更西邊的韋瓦克,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在目前的不利局面中,他這個司令官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
。。。。。。
賽多爾、基阿利等地都屬於沿海城市。
至於之前日軍丟失的萊城,也是沿海城市,但跟賽多爾、基阿利隔了兩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
這也是為什麼第51師團敗退萊城後要翻越北邊的山脈趕往基阿利的原因。
可之前盟軍攻佔了賽多爾。
這樣一來,日軍第20師團和51師團無法沿著海岸線向西撤退,只能翻越另外一條山脈到南邊去,也就是菲尼斯泰爾山脈。
然後順著那條道路崎嶇的河谷前往馬當。
可現在馬當被盟軍佔領,日軍只能繼續向西撤向韋瓦克等地。
雖說後半截的撤退之路沒有那麼多懸崖峭壁,也不用翻越高聳而地形複雜的山脈,但依然是原始森林。
後半段路而且也有超過三百公里。
可以說,當日軍第20師團和51師團決定西撤開始,就註定撤退之路會很艱辛。
原本快反一團和棒子團是打算給西撤的日軍添一些麻煩的。
可真的當靠近菲尼斯泰爾山脈時,還是選擇了放棄。
倒不是他們不敢翻越這條山脈,而是也會付出不小的代價。
就算是日軍真的從埋伏圈路過,自己的損失也不會小,於是就放棄了。
轉而透過空中給日軍制造麻煩。
不過為了防備日軍趁機攻打賽多爾和馬當,盟軍這邊也立即調遣了一支部隊增援。
這是以美軍第32師的126團為主的部隊,總共有7200人,由馬丁准將率領,於1月5日抵達馬當,接替傘兵團駐守這裡。
而傘兵團則是在1月6日撤回了賽多爾休整。
畢竟在進攻馬當的時候,傘兵團也傷亡三四百人,戰死過百。
雖說最終擊斃日軍900多人、俘獲日軍200多人,但自身損失也需要暫時休整並補充一下。
而美軍看到中國軍隊的表現後,加上對李航的新戰術的認識,自然不願意讓中國軍隊獨攬大功,因此才派出部隊增援並參與其中。
對此李航也沒反對。
不過此時他也得知了在賽多爾解救的幾十名勞工同胞中居然有兩名新四軍。
而且在馬當也有二十多名勞工。
馬當的勞工原本更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