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崇道觀私會陸放翁(第1/2 頁)
劉文昌來到桐柏山天色已晚,不便打擾,就在山下找戶人將就住了一晚,次日天微亮就動身上山,早早就來到崇道觀。
崇道觀,隱於青山翠靄之間,仿若塵世遺落的一方淨土。道觀四周,古木參天,繁茂的枝葉交織如蓋,篩落幾縷熹微的晨光,斑駁陸離地點綴在蜿蜒的石板小徑上。晨霧還未散盡,絲絲縷縷地繚繞於林間,如夢似幻,給這道觀蒙上了一層縹緲的輕紗。道觀的飛簷翹角,在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宮瓊闕。
來到道觀前,劉文昌勒馬細看,但見遠遠的一個五十上下年紀的老者款款出來,他一襲素色道袍,身姿挺拔地踱步於道觀庭院之中。微風輕拂,衣袂飄飄,幾縷花白的髮絲從發冠邊緣逸出,在風中肆意舞動,像是歲月不甘寂寞留下的輕吻。他面龐清瘦,歲月用細密的刻刀在眼角、額頭雕出了淺紋,可深邃眼眸依舊清亮有神,恰似穿透晨霧的熠熠星辰,滿含著往昔未酬的壯志與對家國命運的悲憫。
劉文昌雖然從未與陸游見過面,彼此之間素不相識,但當他看到來人的神態和舉止時,心中立刻便有了判斷——眼前之人定是那大名鼎鼎的陸游無疑。於是乎,他毫不猶豫地翻身下馬,疾步向前,雙手抱拳作揖,恭恭敬敬地施禮說道:“敢問這位先生可是陸大人?在下劉文昌這廂有禮了。”
來者果真是陸游,他同樣留意到了劉文昌,趕忙迎上前來還禮回應道:“不敢當不敢當,鄙人正是陸游。不知閣下是否便是台州知州劉文昌劉大人?”劉文昌面帶微笑,點頭應道:“正是在下。聽聞陸大人此番前來崇道觀主持事務,我特意從臨海匆忙趕來,只為能與大人見上一面。”陸游聞言,連忙再次拱手行禮,面露愧色地說道:“哎呀呀,有勞劉大人如此不辭辛勞、長途奔波而來,實在令陸某感到慚愧萬分吶!”
劉文昌則擺擺手,謙遜地說道:“陸大人您名震四海、才高八斗,如今蒞臨此地,劉某又怎能錯過這難得的拜會之機呢?”陸游聽後心情大悅,熱情地發出邀請:“既然如此,那就請劉大人移步觀內一敘吧。”說罷,劉文昌將自己的馬匹繫好韁繩,然後便跟隨陸游一同走進了那清幽寧靜的道觀之中。
踏入道觀那清幽寧靜的庭院,只見一片翠綠的竹林隨風輕輕搖曳,彷彿是一群身姿婀娜的舞者在翩翩起舞,又好似在熱情地迎候遠道而來的嘉賓。竹葉相互摩挲發出沙沙聲響,宛如一曲輕柔的樂章,讓人頓感心曠神怡。
穿過庭院,進入內堂,一股淡淡的茶香撲鼻而來。定睛一看,原來是香茗已經在爐上煮得熱氣騰騰、煙霧嫋嫋。陸游面帶微笑,請劉文昌入座,並親自將一杯剛剛泡好的茶盞恭敬地遞到他面前,緩緩說道:“粗茶一盞,不成敬意,還望大人莫要嫌棄這茶水過於寡淡。”
劉文昌微微點頭致謝後,伸手接過茶盞,先是輕輕吹去表面的熱氣,然後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剎那間,一股清新醇厚的味道在口中瀰漫開來,令他不禁口齒生津,由衷讚歎道:“此茶韻味悠長,香氣馥郁,飲後更有一種別樣的清心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啊!”
隨著這第一杯茶入喉,兩人之間的話匣子也隨之開啟。劉文昌原本舒展的眉頭漸漸緊鎖起來,他憂心忡忡地放下茶杯,長長嘆息一聲說道:“陸先生啊,當今局勢依舊嚴峻,那金國的鐵騎依然對我們大宋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南下侵犯。然而朝堂之上卻是奢靡之風盛行,官員們不思進取,只顧貪圖享樂,這種景象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啊!想我之前一直在光州一帶與金兵浴血奮戰、拼死周旋,如今雖然身處在這台州,但那顆為國為民的心卻是日夜難以安寧吶。”
聽到這番話語,陸游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無比,如同兩道閃電劃過夜空。他緊緊握住手中的拂塵,用力一揮,慷慨激昂地回應道:“大人所言甚是!我等身為臣子,承蒙聖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