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生態 第二百一十二章:年輕人的城市生態觀念(第2/3 頁)
也不全對。對,是因為按照我們領導的說法,一個城市公共建築成一個體系,給人整齊劃一的感覺,便於規劃,這樣做也肯定不會出錯。但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一個城市建築千篇一律,就缺乏新意,會出現一種普普通通,死氣沉沉的感覺。所以你看曼哈頓、東京、香港,包括我們的上海,同一個區域沒有一個建築是一模一樣的。風格迥異的建築,造就了城市鮮明的個性特點,也讓城市更具朝氣。”
韓設計師娓娓道來,楊柳方越聽越起勁,不禁坐直了身子,沒想到這個邋遢的其貌不揚的年輕人,會這麼有才華。作為一個設計師,對城市與建築的認知,不僅是鋼筋混凝土與瀝青路那種實物建築材料的堆砌,還有一種人文的理念。他把城市說成“有個性”“有朝氣”,感覺像一個人一樣。是啊,即使小到一個人身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地方。他自己本身就心有不甘,自己地盤上的專案,怎麼能看著外來建築公司在這裡狂歡,最起碼自己也是同臺共舞的所在。本來的星星之火,可能是同齡人的緣故,楊柳方被這個年輕的設計師的激情和才華點燃了。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另闢蹊徑,做出風格迥異的設計。”
“當然,我們先要理解市民活動廣場的實質和內涵,實質上它是政府給老百姓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設施,目的是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公共空間與活動的場所。而從我們專業的城市規劃來說,實質它也是城市空間構圖的需要,像一幅中國畫,如果建築是一個城市的主體,那麼廣場就是留白部分。更深層次,從廣場內涵來講,他是一個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它不僅包括潔化、綠化、亮化、序化等特徵,同時還是連結政府與市民,市民與外界的橋樑和紐帶,完善了整個城市的生態鏈功能。因此他肯定是相容幷包的,不是追隨某一個主體的建築。”
“城市生態鏈”,楊柳方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在他的認知裡,所謂城市生態就是環保,他們集團的皮革廠就是因為這個被查的。是啊“連結政府與市民,市民與外界”,人與人,人與政府,甚至那些城市管理者不也是活在一個巨大的生態鏈中嗎?政通人和,生態就和諧,反之就會亂象叢生。尤其是身處這次經濟危機中,體會更深。世界經濟大環境不好,導致國內經濟環境也急劇惡化。真是亞馬遜的蝴蝶扇動翅膀,北大西洋就會起颱風。
想到這些,他就不自覺地摸上下口袋找紙筆,這是他這麼多年養成的習慣,凡是重要的事情和知識點他習慣用筆記錄下來。他深信,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豔華看到後,忙從包裡掏出筆記本和筆遞過去。
“那韓設計師,透過您剛才的闡釋,我們對專案有了新的認知,如果我們集團委託您來組建團隊,做這個市民廣場專案設計,你能有多大把握?”
“50%,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那不是和沒說一樣嘛!”石頭書記沉不住氣,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靠譜,誇誇其談。
“領導,當然不一樣,如果按照我們的設計方案提案,要麼用我們的,要麼就廢棄。而一旦決策者捨棄了我們的方案,他們就只能做一個沒有個性,沒有設計的,代表不了城市氛圍的東西。”
“那你怎麼沒把你的想法給你們領導講呢?”豔華詢問道。
“講了,人家......”說著他手一攤,聳聳肩。
“為什麼?”
“設計院歸根到底屬於體制內,有太多的束縛,不像國外很多大設計師,如我們華裔的貝聿銘等,他們本身是藝術家,對於建築的人文氣息關懷更多。體制內的最低的層次是寧可不做也不能出錯,好一些的是我寧願要80%沒風險的,要不願意要10000%,而可能有一絲絲的風險方案。”楊柳方聽後不禁點點頭。
“你那麼有信心?”王山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