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雙首(第1/5 頁)
想不到所謂的“相柳九遺”竟然有十個人
自己還是年輕了,以為只是九個人呢,不,甚至說不定其他的“九遺”突然冒出來十幾個甚至幾百個都不稀奇。
這也對,四個天王從來都是五個,這一點毫不稀奇。
或許世界上並沒有“相柳九遺”,或許人人都是“相柳九遺”,看完姚崇他們手裡的信,李南有些感嘆。
想不到啊想不到,原來你們也是山海的人,老山海了。
這封信不是寫給李南的,而是趙蕤寫給姚崇和宋璟兩位“老友”的,就在露心娘子來到菊下樓的時候,還有一封信,也隨之送到了姚宋兩人府上。
信中詳細地描述了新生“化冥”的事情,而且花了一定的篇幅描寫東巖子對他成長為相柳的看好,末了,還請兩位老友看在多年的情分上,請他們“隱隱助之”。
這一封信的分量不可謂不重,信的開頭稱他們老友,還請姚宋兩位兄長臺鑒。而信末尾的落款,卻是天神!
而不是李南常見的僕東巖子敬上
總而言之,這一封信就是趙蕤作為天下九兇的“天神”,表示資瓷李南這位新生“相柳”,還請已經逐漸老去的“雙首”看在多年的情分上,幫幫孩子吧,以後你們和相柳一脈都可以得到天神的友誼。
要“助”一人成為相柳,那還有什麼“助”法,無非就是交牌唄。
趙蕤這封信,既是幫助,也是勸降。
“‘先生’之盛情,僕銘感五內,不過此乃吾相柳之事,還是依照吾相柳一脈傳統方好,不知兩位前輩意下如何?”
雖然趙蕤的強勢站臺讓李南覺得心裡卵卵的,但是他也知道,哪怕憑藉趙蕤的威名,自己也很難得到這塊牌子。
廢話,姚崇宋璟要是這麼容易被一句話交出手中的“雙首”令牌的話,就不會青史留名了!“洛陽之事以及君種種過往,吾等已然盡知,君‘幼文和’之名,倒也名副其實,吾等本以為天神有意圖謀吾相柳一脈,不料近日不少舊友所傳,還有南方方興之物,還有君民與生產力之高論,到讓吾等略得些郎君胸中之思——”姚崇頓了頓,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李南。
“光是這一番心思,君可為相柳,負那天下九兇之名!”
說話的是姚崇,但是有動作的卻是宋璟——他一邊從懷裡掏出了一本線裝的,又說起李南前幾日帶著小縣主等人參觀並且學習隱藏在市井當中的山海之人,學習並見識他們的技術的事情。
還有那篇,被放在了這本新的的第一章!宋璟表示兩人對此都深以為然,其中在長安上層小範圍的傳播,也讓他們頗為點頭。
他們從李南身上看到了一種新的氣息。
將山海秘術傳授與“四野之民”,這一種自下而上的,想要改變這個時代的想法,哪怕對於號稱離經叛道的“山海”來說,也引起了足夠大震驚。
雖然這個“民”他們以為是小地主階級,跟李南所謂的“民”差遠了,但是也已經足夠讓他們震驚了!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透過影響帝王等上層來推行自己的思想,而這種自下而上的推行,以天下之民倒逼上層做出改變的想法,雖然足夠誘人。
但是非要大毅力,歷經大艱辛,花費以百年,甚至千年計,才能成功。
而且這一點也有些儒家早期教化“士”,慢慢推行天下的味道了,因為那個時候的“士”不過也是一些“遊俠兒”“漆雕匠”“商人”等等城市自由民,能吃肉,能夠見到貴族,跟那些農田裡勞作的,不得進入城市的“野人”還是有區別的。
所以,出自儒家的他們很滿意。
是的,你沒有聽錯,姚崇和宋璟出自儒家
你們不會以為山海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