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上一個八號風球撤離海市的第二天,趙聲閣開完視訊會議去譚又明的會所。
那天晚上的燈光、普樂甚至溫度都異常適宜,令人放鬆,和之前去的每一次有些微妙不同。
果盤端上來的時候,沈宗年問譚又明:「你這兒搞服務升級啊?」
趙聲閣靠在沙發上,掃了眼那個幾乎都是他喜歡的亞熱帶水果果盤。
山竹己經被用刀劃開了個很淺的十字口。
這種麻煩又嬌氣的水果,掰開會沾一手紫色汁水,但事先把果肉挑出來沒幾分鐘又會氧化變色。
劃了個口就方便許多,容易掰開,又能讓果肉依舊被裹覆在果皮的保護之下。
還有一種叫紅寶石的柚子也被剪開了口,去了核,連趙聲閣這樣挑剔的人那天晚上都多嘗了幾瓣。
不是譚又明的會所搞升級服務,是多了一個操心的人。
陳挽隱在昏幽光線裡收斂自己的存在感,趙聲閣光明磊落地在聚光燈下審視評估他。
這樣的場景不只一回。
一次飯局結束後在沈宗年的茶莊裡,幾個男人圍坐在八仙桌談生意經,陳挽就自己拎著個茶壺去燒水,泡茶。
他幾乎不說話,手很白,右手食指與中指指根之間有顆很小的痣,隨手指張合時現時隱。
整個人看起來溫良恭儉,宜家宜室。
連燙杯的溫度都被他算計得握在手裡剛好。
諸如此類種種細節像精密的圖示釘在趙聲閣的腦中。
有陳挽在的地方,連空氣的濕度都是最讓人感到舒適的。
次數不多,但也足夠了。
足夠引起趙聲閣的警惕。
其實平心而論,陳挽行事自然坦蕩,他的細緻體貼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潤物無聲不著痕跡。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一視同仁。
對身份顯赫的譚又明們不諂媚,對不小心灑了酒的服務生不責備,有禮有節,進退得當。
他很聰明,企圖將這種細緻體貼的社交禮儀變作無差別的人情世故——不是在刻意對誰好,是對眾人喜好都一視同仁,都觀察入微,都面面俱到。
他擅長把自己塑造成一種以下侍上的庸俗形象示於人前並不斷深化。
這些都順理成章,沒有漏洞,陳挽爐火純青,陳挽出神入化,陳挽差一點就成功了,可惜,他遇到的是趙聲閣,全身上下心眼比菠蘿孔多的趙聲閣。
人人都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地接受著陳挽的好,趙聲閣不。
趙聲閣不至於那麼自戀,可誰叫陳挽那天晚上在泡大紅袍的時候過了兩遍水才遞給他。
海市有句話叫「茶喝越濃,生意越大」,這邊的人都喝濃茶,趙聲閣是出國這幾年吃不慣外國餐飲把胃弄壞了後才改喝淡茶。
偶爾秘書會忘記過濾兩遍茶葉,趙聲閣第一口就能喝出來,只是他不說而已。
趙聲閣不習慣苛待別人,只要不是什麼原則性的錯誤,他其實也沒什麼所謂。
但這是非常微小但私密的個人習慣。
趙聲閣不喜歡用巧合來解釋事情,他喜歡蛛絲馬跡,喜歡抽絲剝繭,喜歡在偶然性裡大刀闊斧抽出客觀規律。
巧合是偶然的,只有規律是永恆的。
陳挽想以「庸俗」、「世故」標榜和掩飾自己,卻漏了一點——沒讓趙聲閣看到他的企圖。
一個人看不出企圖,便很危險。
陳挽是聰明,但不撞彩,遇上趙聲閣。
薔薇遇上猛虎,無需細嗅,也香氣敗露。
趙聲閣自小到大見過口蜜腹劍,見過兩面三刀,見過太多欲拒還迎與欲擒故縱。
煙盒與打火機不過是個小小測試,什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