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陋居(第2/2 頁)
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叩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几。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尋西山隱者不遇:丘為的搞笑版遊記
開篇引子:
各位親愛的讀者,今兒個咱們來講個好玩的故事,主角是唐代詩人丘為,他有一天突發奇想,想去拜訪住在西山上的某位高人。按理說,高人都該有高徒相伴,門童伺候,可這位高人偏偏不走尋常路。下面請聽丘為同志親自為您講述,他是如何在西山上上演了一場“尋隱者不遇”的喜劇大片的。
故事正文:
話說那天,丘為同志興致勃勃地開始了他的登山之旅,嘴裡默唸著:“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心想:“嘿,這位高人肯定是世外高人,住的地方不得了!”果不其然,走了足足三十里,累得氣喘吁吁,總算來到了一座山頂上。只見一座茅屋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彷彿在說:“歡迎來到無人區!”
,!
丘為同志滿懷期待地敲了敲門,結果啥動靜也沒有。他又試著大聲喊了幾嗓子,除了山谷的迴音,還是沒人應答。這下子,丘為同志納悶了:“難道這位高人在玩捉迷藏嗎?”於是,他吟誦道:“叩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几。”
不死心的他,索性推門而入,屋裡靜悄悄的,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一案几,連個掃地機器人都沒有。丘為同志心想:“這位高人要麼出門遛彎去了,要麼就是在搞什麼高階研究,反正不是一般人能見到的。”他發揮了一下想象力,猜測道:“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既然高人不在,丘為同志也沒打算白來一趟。他索性逛起了這座“無人問津”的山頂,欣賞起雨後清新的草色和松林間悅耳的松濤聲,不由得讚歎:“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丘為同志在山頂晃悠了半天,心情倒是越來越舒暢,他甚至覺得,雖然沒見到高人,但這裡的一切都讓他受益匪淺。“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他得意洋洋地想著。
最後,丘為同志決定,與其苦苦等候那位不知何時歸來的高人,不如乘興而返。“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他一邊哼著小曲,一邊邁開輕快的步伐,結束了這場有趣的“尋隱者不遇”之旅。
結尾寄語:
諸君,你看丘為同志這一趟西山之旅,雖說沒見到心目中的高人,卻意外地收穫了滿滿的自然美景和心靈的平靜。這大概就是古人常說的“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吧。所以說呀,生活中偶爾的小插曲,說不定就是上帝給你安排的驚喜哦!
---
此番解讀,咱們用詼諧幽默的筆調,重新演繹了丘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不僅能讓你感受到古典詩詞的魅力,還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品味到其中的人生哲理。記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山川湖海,哪怕尋不到心中的“隱者”,也能在旅途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唐詩宋詞漫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