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不好意思出門。
楊星遞給範偉和張勝利兩個BP機叮囑道:“以後就用這個聯絡,已經預交了一年的服務費,小心點用,好幾千呢。在學校別在同學面前太顯擺,財不露白啊!”但看兩人歡天喜地的樣子,估計沒聽進去。方樂和夏薇則淘汰了了他們共用的那臺二手數字機,一人得了一個帶股票功能的漢顯BP機,畢竟操盤手對股市資訊的快速準確要求最高。
方凱和查老五則是一人一臺摩托羅拉3200“大哥大”和漢顯BP機,顯然查老五已經被內定為楊星的左膀右臂,楊星對隨時能和二人聯絡更加看重。方凱打趣稱查老五現在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楊星自己雖然也有一臺“大哥大”,但他嚴重宣告,輕易是不會用的,畢竟自己一個不到二十的年輕人拿著“大哥大”在校園裡招搖過市,太惹人恨了。“大哥大”緊急情況下才會使用,平常還是用打他的BP機聯絡。
交換完了各人的聯絡方式,大家都對楊星花錢的能力有了新瞭解,今天這一桌筵席和盤子裡的東西怕是不下三十萬,楊星眉頭都沒皺一下。楊星笑道,“我一直認為,財聚人聚,財散人散,要能學會掙錢,也要學會花錢。別的不敢說,跟我幹,至少讓大家過幾年成為有身份地位的人還是不難的。”
他拿起了壓在下面的兩個營業執照,開啟一個,上面寫著“仁義印刷品公司”,對查老五說:“五哥現在是開啟門做正經生意,無照經營可不行,現在我們照章辦事,將來有個正經名目好讓你的手下上岸。”查老五眉開眼笑的接過營業執照,現在他最關心的就是上岸洗白,楊星這一招無異於撓到了他的癢處。
楊星開啟了另一個營業執照,上面寫著“智信尋呼公司”,一看這牌子,方凱就明白笑道:“早知你沒那麼好心送我們這些BP機,原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楊星道:“我打聽過了,去年郵電部出臺了第55號檔案,允許社會經營單位獲准進入電信業務市場。北京和沿海早就競爭開了,現在北京平均每週就有2家尋呼開業,當年投資、當年收回成本。現在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要想富,上尋呼。咱們這訊息落後些,但已經有人在試水了,你們注意沒,街上尋呼公司廣告開始多了?”
眾人仔細一回想,是有這麼回事。方凱不由對楊星又高看了幾分,這老闆抓機會的能耐真不是蓋得,他介面道:“剛才你給五哥弄得新執照,這尋呼公司就是想讓我幫忙打理嘍?”楊星點點頭道:“方哥先拿這門生意練練手,以後有機會時就有經驗了。而且,我們這尋呼臺還要有一項別人沒有的優勢。”楊星狡黠的問道,“五哥賣資料是不是感覺資訊對炒股的人特別重要?”
方凱和查老五都是眼前一亮。“如果尋呼臺能讓他們能隨時瞭解股市動態,而不用去證券大廳,我們專門對此釋出一些股市資訊,這尋呼生意想不火都難了。”方凱馬上反應過來介面道。這就相當於《中原證券指南》的電子版,兩人就可以在熟悉的領域裡繼續施展拳腳了。這老闆的確是比別人多看的遠得多啊!看著兩位手下的崇拜目光,楊星還是有些飄飄然,差點把那句“別崇拜哥,哥只是個傳說。”脫口而出。事實上,尋呼業被手機取而代之後,直到2007年,沿海不少地方的股民仍在使用股票BP機,可見它的生命力。
方凱拿起了盤子裡最後的幾張紙,看著上面的“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