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從遼寧莊河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機械製造專家蔣莊德(第1/4 頁)
院士出生地
蔣莊德院士,1955年8月4日出生於遼寧莊河。
莊河現為遼寧省轄縣級市,由大連市代管,位於遼東半島東側南部,黃海北岸。
莊河東與丹東市東港市接壤,西以碧流河與普蘭店區為鄰,北依群山與營口市蓋州市、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相連,南瀕黃海與長海縣隔海相望。
莊河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人在此生息繁衍。
商朝時,這裡屬營州,周屬幽州,春秋是燕國地,戰國時期屬燕國遼東郡。
秦統一後,這裡屬遼東郡地。
西漢初屬燕國,後改屬遼東郡。
東漢屬幽州遼東郡,東漢末年屬平州。
三國屬魏遼東郡西安平縣地。
西晉為平州遼東郡西安平縣地,東晉先後屬前燕、前秦、後燕等,404年起遼東被高句麗佔據。
唐總章元年(668年),莊河屬安東都護府。
遼代屬東京道東京遼陽府,金代屬東京路,元代屬遼陽行省遼陽路。
明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清初屬奉天府蓋平縣,乾隆時屬岫巖廳,光緒二年(1876年)屬岫巖州,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定莊河廳。
1913年,莊河廳改為莊河縣。
1945年9月12日,成立莊河縣民主政府。
1992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由大連市代管。
莊河素有“書畫之鄉”“田徑之鄉”的美譽,是遼寧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間書畫和剪紙藝術在海內外屢獲大獎。
莊河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0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5項,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2人。莊河名人輩出,“莊河大刀會”成員在抗日戰爭時期,用大刀等武器與日軍展開英勇鬥爭,刀斬日軍少將,威名遠揚,為抗擊日本侵略做出了重要貢獻。
出生地解碼
遼寧莊河對蔣莊德院士的成長及成為院士有著多方面的影響。
莊河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遼寧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蔣莊德自幼就受到民間書畫、剪紙等藝術所蘊含的創造力和工匠精神的薰陶。
這些培養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精細工藝的興趣,為其日後在機械製造及自動化領域追求精密、創新的科研工作埋下了種子。
莊河當地重視教育,雖然地處相對偏遠,但在基礎教育階段也為蔣莊德提供了較為紮實的知識啟蒙。
當地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讓他在早期學習中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培養了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求知慾,為其後續進入西安交通大學等高等學府深造,並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前進奠定了基石。
莊河的自然環境多樣,有山脈、海洋等。
這種豐富的自然環境可能激發了蔣莊德對自然現象和科學原理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比如,海洋的波瀾壯闊、山川的雄偉險峻,都可能促使他思考自然背後的科學規律,為其科研思維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啟發。
莊河走出了許多像鞠抗捷這樣的傑出人物。
這些鄉賢的事蹟和精神在當地廣為流傳,成為一種榜樣的力量。
他們的奮鬥故事和奉獻精神激勵著蔣莊德,讓他在成長過程中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激勵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為家鄉和國家爭光。
莊河的工業等產業發展,使蔣莊德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機械製造等相關領域的實際應用場景。
當地產業對技術和創新的需求,讓他意識到科技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激發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