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4(第2/2 頁)
人類的幫助才能把秋天結果的玉米粒良好儲存到來年春天種下。
玉米、土豆、番薯,姬無拂試著在福州的土地種下,與此同時,大周各地都有來自新都的使者在做同樣的事情。
姬無拂也照料著一畝三分地,她對自己的運氣有莫名的自信,有她照料的土地收成怎麼可能差呢?
對此,秦王的屬官們都保留了意見,選擇等姬無拂出門後偷偷去幫自家大王料理田間的活計……哄秦王開心也是屬官的工作之一,她們一向做得很好。
進入夏天的第三天,閔縣內的鄉紳就送來前一年儲存的冰。夏天的冰在哪裡都是貴价的東西,在人多的都城尤其貴,但姬無拂從未缺過,也就不大理解送冰的鄉紳暗送的秋波中蘊含的是什麼意味。垂珠拍板做主,把王宅裡日漸堆積的絹帛拉了幾車送回去,就當是這邊買的冰。
長壽見了也很不明白,送了就收,有什麼不能要的呢?
垂珠就解釋:“這些人無非有所求,大王來此,不抄了他們的家底就是極好的事了,總不好這邊收了禮物轉頭又殺上門去。寧肯此刻少收禮物,也不能讓大王到時候失了正當理由啊。”
果不其然,夏日燥熱,連帶秦王的脾氣膨脹,沒幾日就看縣衙內記錄雜亂的田地不滿起來:“這樣得核查到什麼時候去?依我看不如請那些富戶來我宅院裡喝茶,日便能解決的事,何必和人爭執上把個月呢?”
孟長鶴端著姬無拂特地帶來分享的酥山吃著,搖頭道:“還是要先講道理的,陳年累月的舊賬一時半會兒理不清楚是常事,我要的是握得住的證據,慢慢來吧。”
新稅法終究是維持穩定用的,對貧苦百姓有好處,貧者少稅、以田量稅;對富戶也有好處,可以名正言順佔有田產、買賣田產,多提提好處少說壞處,等兩邊的人都聽進去,稅法就能推行開了。
閔縣是福州的州治所, 此地本就有官學,新起的學館位置比較原先的官學更好,而且住進了一個鎮館之寶——老裴相。州縣官吏爭先恐後地向老裴相門下遞帖子, 比逢迎秦王還要積極三分。
秦王是個隨心行事的天潢貴胄, 討好秦王的官吏一招不慎就惹了人命在身,老裴相卻是講道理的賢人, 且老裴相還在秦王面前相當受敬重。兩相比對起來, 誰都覺得老裴相是個值得結交的好人。
學館清掃完畢, 搬進桌椅用具三日就開始招生授課。第一批學生是閔縣鄉紳富戶家的女兒, 她們是家長主動送來向老裴相討巧的,自帶糧食和束脩。第二批是姬無拂從五山千民中拉拔出來的孩子們, 一應吃穿都由姬無拂從山中的出產裡出, 出門第一身好衣裳也是姬無拂帶來的絹帛製成。剩下的學生才是閔縣當地百姓家的女兒, 由家有餘錢的人家自傳送來,搏個前程。
姬無拂特意在五山中選出依山傍水、連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