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第1/2 頁)
宗澤苦笑道:&ldo;大人何必開這等玩笑。方臘起兵,雖然犯下了彌天大罪,但地方官吏,未必會將情況如實上報,而朝廷也未必會把他們放在心上。等到江南局勢糜爛,再想動手,怕已經晚了,少不得要費許多手腳……&rdo;
秦風看了一眼宗澤,輕笑道:&ldo;這般事情,你便和我說,也無甚用處。朝廷有朝廷的打算,我不過一府只長罷了,人言輕微,能有多大用處。更何況你也不是不知道,童樞密的心思全在燕雲之地,那裡有心思理會江南之事。&rdo;說到這裡,他看著宗澤愁苦的表情,又搖頭笑道:&ldo;宗大人也不需要擔心。明教雖然勢大,但終是江南之人。南人承平日久,厭戰怯戰,非北方之敵手。更何況方臘此時起事,卻是犯了兵家大忌,縱有通天之智,也無濟於事。&rdo;
宗澤聽了,微微一怔,思量片刻,點頭笑道:&ldo;我倒是關心則亂了。依著大人的意思,說的可是童樞密調動的二十萬大
秦風點頭大笑道:&ldo;正是那二十萬大軍。若是方臘在六月之前起兵,或是在大軍開拔到遼人腹地起兵,則我大宋必然手忙腳亂,匆忙調兵遣將,如此一來,又要耽擱幾個月的光景,正可以讓他們積蓄實力。可如今方臘選在此時起兵,朝廷初時或許不會在意,可等他們勢力大將起來,童樞密那二十萬大軍,不日可下江南。如此一來,他們縱有通天的本事,又能如何?&rdo;
說罷,仰天大笑,不過笑聲中,卻有著淡淡的悽苦。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四章向北?向南
秦風猜的一點都沒錯。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臘假託&ldo;得天符牒&rdo;,會手下豪傑於漆園,歃血為盟。而後各自率領農民,殺死方有常一家,以幫源峒為據點,聚集百姓流民,號召起義。其時徭役繁重,又有花石綱之害,更兼方臘等人素有威名,明教之教義深入人心,一時間,百姓雲起響應。真箇是群情洶湧。
方臘當即聚集各路人馬誓師,他悲憤交集地控訴:&ldo;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rdo;&ldo;且聲色、狗馬、土木、禱祠、甲兵、花石靡費之外,歲賂西、北二虜銀絹以百萬計,皆吾東南赤子膏血也!&rdo;&ldo;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不可得,諸君以為何如?&rdo;
此言一出,群情沸騰,眾百姓久受苛政之苦,方臘所言,正說到了他們心裡。
方臘見民心可用,不禁看了眾人一眼,又微一遲疑,卻又憂心眾人懼怕朝廷勢大,若是如此,豈不是壞了自己的大事,復又指出:&ldo;東南之民,苦於剝削久矣,近歲花石之擾,尤所弗堪。諸君若能仗義而起,四方必聞風響應,旬日之間,萬眾可集。&rdo;&ldo;我但劃江而守,輕徭薄賦&rdo;,&ldo;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rdo;
江南百姓如今已是一堆炸藥,只要一丁點的火星就會爆炸。如今在方臘的號召下,青溪遠近的農民聞風響應,兵馬很快發展到上萬人。他們奪取官兵和地主的武器,儘可能的壯大自己的實力。
江南地官吏想方設法的淡化方臘起事的訊息。使得方臘獲得了寶貴的時間。十一月初,方臘自稱&ldo;聖公&rdo;,改元&ldo;永樂&rdo;。置將帥分為六等,頭扎紅巾等各色頭巾作為標誌。二十二日,方臘軍在青溪縣息坑(今浙江淳安西)全殲兩浙路常駐宋軍五千人,擊殺該路兵馬都監蔡遵、顏坦。隨後,乘勝進取青溪縣,俘獲縣尉翁開。
十二月初。攻克睦州,佔據壽昌、分水、桐廬、遂安等縣。隨後,向西攻下歙州,全殲宋東南第三將&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