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斯人已去(第2/2 頁)
兒時調皮的塗鴉還在,即使經歷了無數的風吹雨打,這些印痕依舊還在。
開啟了門,驚起無數的灰塵,蘇淺忍不住皺了皺眉,卻並不是嫌棄,而是覺得,一種心酸。
屋子裡的陳設沒有變,依舊是十年前的樣子,只是灰塵遮蓋住了原來的樣子,母親當初改嫁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帶走,將所有的一切都留在了老房子裡。
蘇淺放下了包,然後緩緩拂去擺臺上的灰塵,這是一張全家福,是蘇淺13歲那年,他們一家三口拍的。照片裡的他們笑的格外甜蜜,簡直就是幸福的一家三口。
但其實,他們的一家三口並不是這樣的,她的童年從來就沒有幸福可言。是無數次的爭吵,無數次的廝打,無論是黑夜還是白天,無論是春秋還是冬夏。蘇淺放眼望去,那一處又一處的傷痕猶在,見證看蘇淺整個的青春時期。
鏡子上的碎痕,是蘇淺七歲那年留下的,那時候父母為了幾十塊錢的學費吵得不可開交,倒不是因為拿不出,拿不起,而是因為吵著這錢是誰掙來的。
“要不是我辛辛苦苦割稻子,哪來的這筆錢,你每天除了喝酒你還知道啥?”那時候的媽媽面目猙獰,語氣也是咄咄逼人。
“我不掙錢?我不掙錢你們倆吃什麼喝什麼?我一年到頭給家裡添置了多少東西?啊?你說話可不能昧著良心。”彼時的爸爸也是寸土不讓,吵得眼紅脖子粗。
櫃門上的刀印是她十歲的時候留下的,是因為媽媽知道了有人喜歡爸爸,媽媽很生氣,氣的要死要活,爸爸見不得媽媽撒潑,將菜刀從她的手中搶過來,飛向了櫃門。
“我都說了,我們之間什麼事情都沒有,到底我要說多少遍,你才信。”那時候爸爸瞪著眼睛為自己辯解。
“鬼才信,大白天的,拉著窗簾,孤男寡女,說是看電視,誰信?”那時的媽媽哭天抹淚的鬧著。
這是一個老房子,地還是水泥地,地上有很明顯的一個大坑,那是她十一歲的時候,砸核桃砸的,本以為會捱罵,結果,爸爸只是安慰她,只要沒有砸到手就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