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劉邦起疑(第2/2 頁)
微冷,似在猶豫,良久方淡淡道:“那人叫趙亮,原是呂澤部下,後被安排進了‘中尉府’協助許溫負責京城的治安和警衛工作,甚得許溫器重,升其為校尉。”
戚夫人安靜地聽著,她對此一無所知,不過她相信陳平所找之人,定然能攪混這趟水。
“此番戚姬回鄉探親,朕命許溫派人護送,是趙亮主動請纓,許溫授命,孰成想竟惹出此事端來。”劉邦說著看向戚夫人:“朕險些失了戚姬,戚姬可怨朕?”
戚夫人微微搖頭,隨即溫和道:“人心難測,是趙亮辜負聖恩在前,妾身深受皇恩,豈敢有怨?”戚夫人說著又加了一句:“唯盼兇手能早日伏法,以安天下。”
劉邦眼中浮出一抹複雜,看向戚夫人的目光透出試探之色:“戚姬以為此事可會與呂澤有關?”
戚夫人聞言故作震驚道:“呂將軍乃國之棟樑,功勳卓著,為大漢立下了漢馬功勞,且聲望顯赫,勞苦功高,深受百姓愛戴。”說罷戚夫人看向劉邦:
“百姓的口碑,便是對呂將軍最公正的評價,故而妾身以為此事與呂將軍無關。”
“聲望顯赫,深受百姓愛戴?”劉邦不覺狹長了眸子:“戚姬是如何知曉的?”
戚夫人先是一愣,隨即目光坦然道:“戚姬回蘄縣探親時,沿途所見,無論是喝茶的百姓還是說書的先生,無不對呂將軍交口稱讚,頌其為大漢之棟樑。”戚夫人說著莞爾一笑:
“此等名譽,百姓有口皆碑,豈是妾身能杜撰的?”
“有口皆碑?”劉邦眸色一深,似是漫不經心道:“那豈非威望更勝朕一籌?”
戚夫人聞言,面色微變,急忙俯身請罪:“是妾身一時失言,請皇上恕罪。”說著便要下跪。
劉邦扶起戚夫人,隨即緩和了面色:“百姓之言,與戚姬何干?”
戚夫人倚著劉邦抬眸柔聲道:“妾身僅是將民間見聞如實稟告,絕無不敬之意,皇上息怒。”
戚夫人的柔聲細語落在劉邦眼裡平生迎合之意,劉邦眼底的寒意散去,隨之噙一抹笑意湊近戚夫人:“戚姬打算如何息怒?”
戚夫人一窒,正想著說辭,卻見若華繞過一旁的宮人急急走來,還險些滑了一跤,華麗地打破了院中升起的曖昧氛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