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朝代歌(第1/2 頁)
天空一聲響,雷霆之下,天幕乍現,一道悠悠的聲音,從天際傳來。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自此完。” 悠悠的聲音,劃破天際,乍響在眾人的耳邊,一遍又一遍…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 秦王宮,嬴政端坐於上,雙眼緊盯手中竹簡。 不多時,便見他眉頭舒展開,啪的一拍桌子,連聲道:“好好好!” “齊國已滅!寡人一統六國,當為天下之主,功高三皇,德兼五帝,自今日起,朕為始皇帝,後世為二世、三世,乃至萬世。朕亦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 一番話端的豪邁凜然,霸氣側漏,始皇之氣概,可見一二。 “吾皇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三呼萬歲。 然就在這時,天空一聲炸響,突如其來的天幕,震驚了眾人,朝臣盡皆驚疑,怕不是我大秦連年征戰,殺孽太多,故而上天降下的懲罰… “慌什麼…這定是我大秦得上蒼認可,故而降下祥瑞,賀我大秦一統天下,鑄萬世基業。”一眾慌亂之中,唯始皇頗為鎮定,他自信以他之功績,當為上蒼認可。 “定是如此,天降祥瑞,臣賀陛下滅六國,統天下!”一眾朝臣之中,李斯率先鎮定下來,一拱手,擲地有聲。 “臣賀陛下滅六國,統天下!”李斯的發聲讓群臣紛紛反應過來,齊聲道。 … 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 漢王宮,劉徹端坐於上,朝堂之上一片凝重,原因無他,征討匈奴失利,四路發兵,三路均失利,一路失聯。 公孫賀、公孫敖大敗而歸,李廣被俘,只剩衛青這一路毫無訊息,但希望渺茫。 劉徹緊握拳頭,怒不可遏,卻又無奈至極,面對匈奴的侵略,他已傾全國之力反擊,卻大敗而歸,匈奴真的就那麼不可戰勝嗎? 劉徹念及此,滿腔的怒火轉為灰心喪志。 庭下議論紛紛,主和派和主戰派鬧的不可開交。 “夠了!”聽著一片吵嚷的聲音,劉徹只覺怒火又上來了,喝道:“議和、議和,就知道議和,我漢朝的天下難道非得要靠犧牲女子才能維持麼!” 就在這時,天空一聲乍響,突如其來的天幕,打的漢武朝群臣一個猝不及防。 劉徹愣了,百官傻了! 莫不是上天真不認可朕攻伐匈奴!這一瞬間,彼時還不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還只是尚年輕的劉徹,不禁心中產生了一絲動搖。 不過很快他又堅定了起來,我沒有錯,匈奴非打不可! … 武德九年。 唐皇宮,秦王李世民正於東宮顯德殿正式即位為帝。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一眾大臣三呼萬歲。 “眾卿平身!”李世民一揮手,神色凜然,頗有氣吞山河之感,“朕初登大寶,得天之佑,故大赦天下。” 正在這時,天空一聲炸響,突如其然的天幕使得他惶惶不已。 就在不久前,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帝,踩著累累白骨,登上了這帝王之位。如今意象橫生,也不知是福是禍? … 顯德七年。 正值趙匡胤統帥大軍離開京城,夜宿陳橋驛。 “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帝,然後再出發北征。” 不知何時,這議論聲逐漸變大,士兵的情緒慢慢的被煽動,趙匡胤於醉酒之際黃袍加身,而他驚慌失措之下,碎了酒杯。 就在這時,天空一聲炸響,突如其然的天幕更是炸的他醉眼朦朧的眼瞬間瞪大,不知所措。 “這…”莫非上天知道了他的野心,特來警示於他。 趙匡胤心中的惶恐可想而知。 … 洪武元年。 明,南京,朱元璋正式稱帝,隨後攜馬皇后、太子朱標,及其他幾個兒子用膳,話家常,其樂融融。 天幕就是在此刻出現的,朱元璋全然不慌,甚至呵呵一笑,對著妻兒道:“瞧,連上天都派來恭賀咱,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功德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