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教育改革(第1/2 頁)
謝贇說道:“不完全一樣。村是‘自然村’,之前有幾個自然村合併成一個大隊的情況。”
張瑞鳳說道:“徐家廟大隊就是兩個自然村合併的,原來分為前徐家廟村和後徐家廟村,後來合併成了徐家廟大隊。那這樣的話,豈不是徐家廟大隊要建兩個小學?”
謝贇笑道:“應該不至於這麼死板不知變通。徐家廟那麼點地方,人就那麼多,建那麼多小學幹嘛,有一個就得了。咱們和楊家村合建初中,學校建在咱們大隊還是楊家村啊?”
張瑞鳳笑道:“建在兩個大隊中間。佔咱們大隊一半地方,佔楊家村一半地方。”
謝贇:“……倒也公平。”
張瑞鳳又笑道:“聽說一開始,咱們大隊長和楊家村的大隊長爭得厲害,都想把學校建在自己大隊,這樣孩子們上學方便。而且,建學校的話,上面會撥錢,還會批磚頭、玻璃什麼的,以後就算再有什麼變動,這蓋好的房子和院子是跑不了的,建在哪個大隊肯定就歸哪個大隊所有。最後他倆誰也贏不了,就折中了一下,建在正中間。”
“開始蓋了嗎?”
“還沒有吧,地已經圈好了,好像磚也批下來了,但是冬天蓋房子不結實,就沒蓋,等到開春再說。關鍵是現在也還沒有學生呢,之前初中高中罷課鬧革命,好多學生回家了,現在復課了,大部分人好像也沒再回去,等於初中和高中沒什麼學生。倒也不是太著急蓋。”
她問謝贇:“你還回高中去上課嗎?”
謝贇搖頭,“不去。我想去咱們新建的初中當老師。”
張瑞鳳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新建的中學,肯定缺老師。那你怎麼做呢?”
“我去找大隊長說說這事。‘初中不出隊’,那是不是說各個大隊都要建初中?”
“好像是說要求每個大隊儘量都建初中,但實際上做不到,就允許兩個大隊合辦。但是要求至少每個大隊都要有小學。之前有的大隊沒有小學的,現在都準備要建了。”
“大隊這邊建了中學,那公社中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公社要建高中。大概就是把原來的初中改成高中吧。”
“一下子建這麼多學校,老師從哪兒來?那教學質量能好的了嗎?”
張瑞鳳一想也是,以前整個曲水縣就只有縣城一所高中,現在各個公社都要建高中,那高中老師從哪兒來?以前一個公社就一所初中,現在要求儘可能一個大隊一個初中,實在不行的兩個或者幾個大隊合辦,那初中老師也不夠用啊。甚至小學老師也不夠用。
想到這些,她對於謝贇去初中當老師充滿了信心。
現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老師有的就是小學畢業的水平。
她閨女高中水平教初中怎麼了?沒問題啊!
她笑道:“這個先不說,好處也是有的,從下個學期開始,上學不用交錢了,免費上。說是要實現教育資源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縣裡還下來了一個宣傳隊,調查孩子入學情況,動員那些該上學沒上的孩子都回到學校去接受教育。他們走了以後,大隊長就挨家挨戶的說了,讓那些孩子都立刻入學。”
下午,謝燊去上學,張瑞鳳去上工,她讓謝贇在家休息半天,先不用去上工了。
謝贇閒著沒事,在家裡轉了一圈,就在她出門的這幾天,家裡就發生了不少變化,之前種的土豆白菜和蘿蔔都已經收了,堆放在地窖裡。院子已經收拾的乾淨整齊。她不在家的這幾天,她媽和弟弟是一點也沒有閒著。
這個時候的農村小院想要保持乾淨整齊十分有難度,因為農村人什麼都捨不得扔,什麼都要往家裡撿,就連一片樹葉都是好的,什麼都有用,堆放的東西又雜又多,看起來就會又髒又亂,像謝家這樣看起來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