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2/2 頁)
在中國第一次組織船隊到南極建立長城站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中國海軍j-121打撈救生船在大洋中發動機故障,當即變成了瘸子。當時中國海軍沒有選擇退卻,而是大膽地實行了封缸長途航行,順利到達太平洋彼岸,一時人皆稱奇。
不過,魯夫艦長的時代,第一沒有這樣的技術,第二返回德國的途中處處兇險,喪失一半動力會大大危及自身的安全,沒人敢於冒險。這一點上柯尼斯堡號與和平時期的j-121船沒有可比性。
史學界有看法認為是飛馬座號的一發未爆炮彈震裂了柯尼斯堡號的輪機裝置,只是出港後行進了一段,才最後斷裂,導致柯尼斯堡號喪失一半動力。如果是這樣,飛馬座號也算垂死還咬了對手一口。
柯尼斯堡號和索馬利亞號回到拉斐濟三角洲後,即派人將損壞部件送往德累斯薩拉姆。同時,魯夫艦長下令拆卸幾門副炮,由水兵登上三角洲的幾個重要島嶼布設警戒線,以防敵軍突然來襲。不久沃爾貝克司令官派出的陸軍官兵也來參加警戒工作。柯尼斯堡號一時變得無時可做,官兵們的行為就如某職員在出差遇到颱風時得到老闆的指示--&ot;就地開始你今年的年假&ot;。
英國人沒有休假。10月20日,查塔姆號抵達拉斐濟河口,並在河口對面的黑手黨島(難道當年是黑手黨發現的這個島?)建立了基地。幾天以後,達特茅斯號和威爾茅斯號也抵達這裡,隨即開始對柯尼斯堡號的搜尋。
最初的搜尋除了發現岸上有少量德軍地方部隊,發生了零星交火外並無進展。但詢問當地土人頗有收穫,土著人證實,有一艘背著三個管子的德國船正隱藏在這條河裡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