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2/3 頁)
能完成,僅卷一部分於1919年春夏間出版,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一:心理建設》。
知行學說是中國古老的哲學命題之一,對&ldo;知&rdo;與&ldo;行&rdo;的關係,也各有各的看法。這次蟄居上海期間,孫中山從總結經驗的需要出發,再次關注這一古老的哲學命題。他發現反&ldo;知易行難&rdo;之道可以用來鼓動革命,於是產生他的學說《行易知難》。孫中山從哲學的高度來認識民國以來,&ldo;人心渙散&rdo;、&ldo;不圖進取&rdo;、&ldo;國事日非&rdo;的根源,就是國人存在著傳統的&ldo;知之非艱,行之惟艱&rdo;的心理障礙。
關於現代化事業的《建國方略》,為何要從&ldo;心理建設&rdo;、論證&ldo;知難行易&rdo;的哲學認識論講起呢?原因在於孫中山相信,振興一個國家,首先要解決的是國人的心理認識問題。在這一點上,孫中山不贊成簡單理解和實行王陽明&ldo;知行合一&rdo;的格言,也明確反對&ldo;知之非艱,行之惟艱&rdo;的古訓。為了使自己的學說通俗易懂,他援引生活中飲食、用錢、作文、建屋、造船、築城、開河的例項和《孟子&iddot;盡心》的說法,論證了&ldo;行易知難&rdo;&ldo;實為宇宙間之真理,施之於事功,施之於人心,莫不皆然也&rdo;。
與古代流傳下來的&ldo;知易行難&rdo;之說相對,&ldo;知難行易&rdo;是孫中山提出的一種&ldo;心理建設&rdo;的號召,其目的是批判當時革命黨人在革命前懼怕困難的退縮思想。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孫中山積極主張&ldo;知難行易&rdo;說,本意並非要在知行關係的哲理探討方面有所作為。實際上,他的有關論述並不嚴密周全,從學術意義上分析,也並無特別之處。重要的是孫中山想透過鼓吹&ldo;知難行易&rdo;說,從解放思想入手,動員廣大民眾,積極行動起來。孫中山強調,勇於探索,敢於冒險,是推進國家現代化所必需的心理準備。為此,他特別批評國人的保守心理:&ldo;蓋中國之孤立自大,由來已久,而向未知國際互助之益,故不能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中國所不知所不能者,則以為必無由以致之也。雖閉關自守之局為外力所打破者已六七十年,而思想則猶是閉關時代荒島孤人之思想,故尚不能利用外資、利用外才以圖中國之富強也。&rdo;這些批評,不僅在當時切中時弊,在今天看來,仍不失為思想解放的先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