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話王明事件 (十六)(第1/4 頁)
說起王明的插班生身份,王明的家庭還算和諧。
不說,非常非常窮,窮到連文具盒都買不起。可真要算起來的話,王明他們家算的上是小康,畢竟他們常年搬家,王明每讀一個學校就會轉班。
王明以前家可以說是非常好,不知由於什麼原因導致了家裡面的沒落,也導致了出現了貧困的現象。
這轉學並不是說一個地方搬家搬到另一個地方,而是從一個城市搬離另一個城市。
這種現象是非常少見的,就平常在一個城市搬家都是少有的事,更何況從這個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
要真的是簡單的搬家也不至於多次轉學,轉學很正常,可是要從一個城市轉到另一個城市這就不正常了。
不說,環境大有不同,就說王明當時身為插班生的他更別說了。
環境轉變是如此的大,這些都是父母工作需要不得不搬家,問題來了,那父母搬家多次不代表工作很好嗎?
這不像就出差的感覺嗎?表現嗎?不,其實不然。或許看起來誒很威風,其實呢並不如此。
表面上看著風風光光的,背地裡又有多少心酸。
多次轉移,多次搬家,多次調動,你以為是升職嗎?其實並不是也有可能是降職呢?
王明的爸爸媽媽兩人的工作都非常的繁忙,當然,工作再怎麼繁忙,晚上也會回家,可是,回家了又能如何呢?
交流非常的少,特別是王明和他老爸之間的關係。
王明他爸常年四處奔波的,之所以搬家還不是因為他老爸的原因。
王明他老媽呢?要是經濟允許,也不會經常搬家了,也不會經常換工作了。
似乎這些對於當時幼小的王明來說不太理解。
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其中都有搬家,從一個城市班裡另一個城市,這似乎感覺已經成了一個必要的環境。
在這麻木中,陌生當中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似乎搬家成了一種常態,而事情的重複同樣如此。
王明與父母之間有交流嗎?有交流,可是一個是小孩兒,一個是大孩,兩個之間怎麼可能會有深刻的交流呢,最多也就是表面上的罷了。
王明的父親關心過他嘛?關心過,怎麼可能會沒關心過呢?那王明他懂嗎?他不懂,現在他懂嗎?他也不懂。
對於這一切似乎重要又不重要,如果真要去認真的探索王明弄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真的能懂嗎?要是真的能懂,也不會成就現在了。
現如今不就是一個常態嗎,各自都有各自的思想,小孩兒也有小孩兒的壓力,大人也有大人的壓力。
你看嘛,真的要去追究一方的對與錯顯然是不可能的。不管哪一方都有做錯的一面,不管哪一方都有對的一面。
至於為何變成這樣,你說是外人成就了你,還是你自己成就了你?
王明生為插班生,一次又一次的轉移,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接觸,陌生的人從最開始慢慢,慢慢的融入。
如何去融入?對於前第一次來說,可能這似乎不可能。
而如今,對於王明來說卻瞭如指掌如何輕鬆的融入一個團隊,現在他非常的巧妙的就能做到。
就說那些背地裡說三道四的他也能輕鬆地融入,他們很簡單選擇無視關於自身的話題,和他們一樣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八卦別人這就可以了。
◆………………
王明握著手中的鐵棍不停地敲擊在善於的身上,每敲打一下都有無數的記憶迴盪在他腦海當中。
直到最後一刻,也就是在那不人不鬼的東西撲倒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以及善於出手將其擊殺整個一生的回憶瞬間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