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約麼幾分鐘後,楊翊到底是解出來了,但,他不會講!小女孩得到答案並不滿足,她想知道過程,楊翊拿出被他劃的亂七八糟的草稿紙,思索著從哪兒給她講,這時,趙誠陽輕輕提醒他,第一步是什麼,楊翊如蒙大赦,一把把書本塞到趙誠陽懷裡,對小女孩說:&ldo;讓這個哥哥給你講,他比叔叔講的清楚。&rdo;小女孩迷茫的看他一眼,然後聽趙誠陽講題去了。楊翊長籲一口氣,轉頭下意識找孫恬恬,就見她早已經憋笑憋的臉通紅,接觸到他的視線,瞬間破功,哈哈笑起來。
楊翊:……
在家休息一天後,第三天早上三人早早就出發去中醫診所,這家診所不是一間簡單的門臉,而是一個複式大躍層,裝修的古樸典雅,藥香撲鼻,裡面已經有很多人,但很安靜。他們在一個角落坐下等著叫號,孫恬恬莫名開始緊張,呼吸都有些不穩,等了很久,終於輪到他們。推門進去,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穿著漢服坐在桌前,上面放著把脈枕和一個藥箱,桌子另一端有兩個年輕人像是助手的樣子在電腦前敲敲打打,孫恬恬讓趙誠陽坐在椅子上,等那邊助手不再敲敲打打,老者才開始問診。孫恬恬一一回答,極盡詳細的描述他的病情,隨後老者把脈,舌診,問診均很詳細,最後問孫恬恬是不是經常打罵孩子,孫恬恬點點頭,也沒打算解釋,楊翊見狀忙說:&ldo;我們是他的老師,他爸爸經常打罵孩子和他媽,他媽媽沒有能力保護他也不能反抗。&rdo;
&ldo;嗯,這孩子肝鬱很嚴重,腎陰虛,營養不良,脾虛,身體有痰濕,他幾歲?&rdo;&ldo;9歲。&rdo;
&ldo;我先給他開方子,7副藥,用法用量都會附上,回家用砂鍋熬,一天喝兩次。&rdo;隨後對助手說出方劑名字用量。
&ldo;大夫,聽說這個病特別容易反覆,是嗎?&rdo;孫恬恬問道。
&ldo;嗯,這個病大多是嚇出來的,古人稱驚風,比如父母給孩子壓力太大,孩子達不到時,一些偏激的父母往往會打罵孩子,時間長了,有了心理壓力,再加上孩子敏感害怕,就容易得這個病,藥物調節臟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所處環境和心態也起著很大作用,比如這次吃藥症狀減輕了,但恐懼父母的根源還存在,就容易反覆。當然,提高身體免疫力也是重要的一環,比如痰濕生怪病,提高自身免疫力後,身體的痰濕才會慢慢代謝掉。&rdo;
&ldo;他痰濕很嚴重嗎?&rdo;
&ldo;濕氣重。痰濕無非是脾和腎,他腎陰虛,平常容易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可以適當吃些六味地黃丸,至於補脾胃,我推薦食療,山藥薏米芡實粥每天喝,如果喝一段時間大便乾燥就把薏米去掉,少吃寒涼的東西,最重要一點,保持心情愉快,不然這些都白搭。&rdo;
&ldo;好,謝謝您。&rdo;
一會兒單子打好,老者讓他們去抓藥後,就叫下一位了。
出了門,楊翊有些不明白的問:&ldo;六味地黃丸不是男人補腎的嗎?這麼小孩子也能吃??&rdo;
&ldo;六味地黃丸其實最初是宋代的兒科專家錢乙大夫專門給小孩子研製的,組方不多,共6味,它本來就是小孩子的藥,可是後來流傳著到了現代就成為成年男女補腎的藥了。&rdo;孫恬恬邊看方子邊回答。
&ldo;原來是這樣!那你覺得這個大夫看到點兒上了嗎?&rdo;
&ldo;嗯,我原來一直覺得肝鬱是最大的問題,現在看來,他脾胃腎痰濕都得調理。&rdo;
&ldo;怎麼讓這中醫一看,感覺全身都沒好地兒了呢。&rdo;
&ldo;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