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認真的聽著好大一會,終於在腦子裡整理出來一個大致的脈絡。
原來南宋初期是金融秩序最混亂的一個時期。江南還好一些,有銅錢、荊湖會子及四川交子、鐵錢這幾種貨幣流行。而江北兩淮地區,除了上述的幾種,還有兩淮交子,鐵錢等等六、七種錢幣在市面上通用,堪稱混亂至極。
搞清楚了來龍去脈,嶽震又迷惑起來,這和自己提到的&l;中介&r;有什麼關係呢?忍不住小心翼翼的問道:&ldo;祿伯,既然官營的如此利厚,為何沒有私營效仿呢?&rdo;
祿伯搖頭說:&ldo;不是沒有,而是私營會子鋪辦起來手續很麻煩的,不但需要十六戶富商聯保,而且需要準備大量的資本金。這還不是最頭疼的,北朝有一段時間,就曾因為私營兌換錢鋪,引起偽幣叢生,訴訟不絕,因而被明令禁止關閉過。&rdo;
&ldo;啊!&rdo;嶽震徹底傻眼了,這裡面任何一條也不是他們現在所能做到的,老爺子不會糊塗至此吧?說了個熱鬧,原來是海市蜃樓呀。
注意到了他的失望溢於言表,祿伯笑了,顯得很是高深莫測。
&ldo;這十六富戶聯合作保,對咱們來說易如反掌。震少您想,咱們的千畝稻田不可能是在一個人的名下吧?軍中有幾十畝良田的將官數起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rdo;
嶽震眼睛猛的一亮,可隨即又黯淡下來,嘆氣道:&ldo;唉!還是不成吶,人家來換錢,咱們沒有足夠的本金,豈不是開不了幾天就得關門嗎?&rdo;
&ldo;哈哈哈&iddot;&iddot;&iddot;&rdo;祿伯不由大笑著站起來,興奮來回的踱步說:&ldo;這就是震少&l;中介&r;一說的高明之處嘍。&rdo;
&ldo;您是說&iddot;&iddot;&iddot;&rdo;嶽震心裡一動不敢確定。也站起身追問著:&ldo;您的意思是,是咱們不參與兌換,只為那些想兌換的商家牽線搭橋,對不對?&rdo;
&ldo;沒錯!&rdo;祿伯走過來,攬住他的肩膀兩人重新落座。老人的話語充滿了得意與憧憬,彷彿大堆的銅錢已經擺在了面前。&ldo;官營的銀錢鋪兌率死板,可想兌的人們沒有辦法,明知吃虧也得兌。咱們就不一樣嘍,只要交易雙方認同,交足了佣金,誰管他多少兌多少哩。&rdo;
嶽震忍不住驚呼道:&ldo;什麼?!兌率還不一樣?&rdo;
&ldo;何止不一樣,還是大不一樣呢。&rdo;祿伯掰著手指如數家珍。&ldo;兩淮、四川的交子、錢引是以鐵錢為額,而東南、荊湖會子是銅錢,官匯是二換一。今年春起荊湖會子一貫還能兌七百二十文,但入夏以後只能兌六百五十文嘍。老漢估計,夏收,秋收農戶賦稅的關節,這兌率還能漲一漲,大約摸能兌到七百文左右。&rdo;
雖說和他們的計劃沒有太大的關係,嶽震還是忍不住多嘴問道:&ldo;怎麼會這樣?&rdo;
祿伯興奮的表情窒了窒,同情道:&ldo;農戶們不易呀,賦稅是有期限的,逾期繳不上就要被按價收田嘍。所以家家戶戶都得想辦法用銅錢兌會子,會子的兌率自然就水漲船高。&rdo;
嶽震耳朵裡聽著,心裡卻想到了另一回事。自言自語說:&ldo;等咱們幹一段時間後,手裡有了資金,可以&iddot;&iddot;&iddot;&rdo;
&ldo;可以低進高出,又是一大筆進項啊。&rdo;祿伯聞歌知雅意的接茬說。
&ldo;嘿嘿,嘿嘿嘿&iddot;&iddot;&iddot;&rdo;一老一小兩隻狐狸相識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