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朝會爭議說雙雄(第2/2 頁)
五校。“
聞言,百官臉上大都露出驚訝之色。
執金吾,原名中尉。
在西漢初期負責整個京城的武備力量,與戍守皇宮的衛尉互為表裡。
由於職權太大,被不斷削減。
到了東漢,職權已被分去大半,尤其城門校尉和北軍五校割開。
使得執金吾只剩下丞一人、緹騎二百人、武庫令一人。
除了每月例行公事地三次“繞行宮外”,基本淪為一個看守兵器庫房的清貴閒差。
但關鍵問題在於,是許靖建議的暫領北軍五校。
北軍在西漢時,最初由執金吾掌管,後由分中壘校尉掌管。
到了東漢,設定的北軍中候,是監北軍五校而不是掌,相當於監察官。
如同刺史之監察太守。
如今在雒陽城中,北軍五校是正規正的禁軍。
其他如西園軍,則是靈帝末年組建。
在眾人詫異的時候,許靖繼續侃侃而談:”以丁都尉在大將軍府中的地位和威望,定能穩住北軍五校。
而丁都尉拔此高位,必將感恩戴德。
其後可允諾他從幷州軍中挑選五百精銳為持戟士,其餘人等遣返幷州。
待時局徹底穩固後,再從前制,令北軍中候監北軍五校。
如此,幷州兵及北軍五校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這一次,贊同的聲音不絕於耳,反駁的聲音寥寥。
劉弘看向丁宮,丁宮看向陰修,陰修看向其他人。
只見眾人議論紛紛,大都認可許靖的建議。
劉弘再度開口道:“那西園軍與涼州兵,又如何處之?”
聞聲,許靖舉笏板一禮後,道:“同樣,董幷州在軍中威望深重,可令其行前將軍事,暫領西園軍,以穩固局勢。
西園軍原並不在常制中,可拜董幷州為徵北將軍,帶西園兵及涼州兵入幷州。如此,雒京方可安定。”
眾人再次議論紛紛,不少人微微點頭。
“此事絕不可為!”
前太尉崔烈忽然高聲道。
他雖然已經不是太尉,但也有侍中的加官,所以也有資格參與內朝。
“董幷州常年在邊關,所接觸之人多是羌胡,其心難測,其行桀驁。
涼州兵本就是精銳,西園兵同樣是精銳。
兩支精兵都在董幷州手中,一旦其心叵測,我等如何能制?”
此話一出,原本點頭的眾人,又有不少點頭的:“崔太尉說的有理。”
“是啊,那董幷州竟敢當面斥罵崔太尉,當真是桀驁!”也有人開口,說出崔烈之所以情緒如此激烈的原因。
面對崔烈的斥責,許靖面不改色,舉笏板一禮後道:“可令董幷州先行,他若有異心,自有丁都尉轄制。
更何況,左將軍皇甫義真有精兵三萬在扶風郡。
董幷州一介武夫,糧草供給皆在朝廷之手,但有異心,豈不是自尋族誅。”
話雖如此說,但崔烈這個口子一開,不少議郎、大夫和侍中,都站了出來。
當然,這些人中,多是冀州籍......
劉辯將一切收歸眼底,目光掃去,心中不由得疑惑,他為什麼到現在一句話也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