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瑞典還有一種無座力炮,就是博福斯(bofors)90無座力炮。這是一種結構簡單、效能先進、並且十分現代化的營屬火炮,只有一點,就是它的炮身的架設方式應當除外。它沒有使用耳軸和方向轉軸,而是將炮身懸掛在上方的一個連線球軸上。為了使球軸能夠固定於身管上方,必須由炮架向上伸出一個形狀古怪的鵝頸式支臂。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炮手透過移動肩膀就可以完全自如地控制火炮的高低和方向射界,因此,訓練與瞄準非常容易。火炮上安有一挺試射槍,並且火炮既可以安裝在堅固的雙輪支架上進行牽引,也可由瑞典的吉普車進行搭載。
蘇聯人對無座力原理從來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熱情,他們傾向於把自己的希望寄託於火箭或者傳統的火炮。戰後,他們曾經生產過一種式樣一般的82無座力炮,這種火炮使用的是單一噴管,炮彈透過噴管裝入膛內。這種無座力炮非常笨重,因此在蘇軍中並未服役多長時間,但在蘇聯的一些衛星國以及南斯拉夫的軍隊中,至今仍然依稀可見。繼82無座力炮之後,蘇聯又生產過‐種107口徑的變型,但由於種種原因,這種火炮並未普遍裝備,並且至今已經完全銷聲匿跡,甚至蘇聯的衛星國也沒有大量購買,顯然這種武器的設計非常低劣,以致最後不得不徹底拋棄掉。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接受過蘇聯的82無座力炮,並在此基礎上造出了他們自己的型號,這種被稱之謂&ldo;塔斯奈斯&rdo;(tarsnice)的火炮,體積比蘇制82無座力炮小得多,重量也輕得多,雖然射程只有蘇制原型的一半,但使用起來非常得心應手。捷克的另一種無座力炮也是蘇制火炮的革新型號,它的重量是蘇式火炮的4倍,而射程卻只有蘇式原型的2倍,達到1000 yb(914)。捷克人想必已經認識到,這是一種毫無價值的努力,因為它也很快就很不體面地退出了現役。
芬蘭是獨立自主地從事無座力炮設計的另一個國家,儘管它的生產數量一直不大。芬蘭所設計的無座力炮被取名為58式,這個名字來自它問世的時間。從時間上看,它確實有點&ldo;生不逢時&rdo;,因為到1958年那個時候,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已裝備了自己的無座力炮,並且最晚的也已有4年之久的歷史。但大量跡象表明,芬蘭人從其競爭對手中吸取了經驗,由於博採了眾家之長,使他們生產出了一種可能是最好的無座力炮。58式無座力炮的口徑為95,全重僅308 lb(1398kg),比其同類要輕得多,與瑞典&ldo;博福斯&rdo;90無座力炮的572 lb(2597kg)相比,顯然是一種帶有根本性的進展。關於這一點,或許可以部分地用下面的事實加以說明‐‐這就是芬蘭無座力炮沒有安裝用以提高首發命中機率的試射槍,然而也正是由於沒有安裝試射槍,所以也就大大削弱了由於火炮重量輕而在戰術使用上所帶來的好處。即使是這樣,能夠生產出一種如此輕便的火炮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從外形上看,它跟美國106無座力炮相似,而炮尾則非常明顯是美國系列中的&ldo;克羅姆斯吉特&rdo;(krokit)型炮尾的複製品。它所發射的彈丸重22 lb(908kg),初速接近1800 ft/s(5486/s),對於無座力炮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數值,而且只有&ldo;博福斯&rdo;90無座力炮超過這個數值。人們總希望能夠更多地瞭解一下這種有趣的火炮,但它顯然是沒有大量投產,也沒有出售給任何外國,這也可以說是對它投放市場&ldo;遲緩&rdo;的一種&ldo;報應&rdo;。如果能夠安裝一支試射槍,那麼,它看起來很可能會成為一種有用的武器。
在設計上唯一顯示出有點獨創性的,是日本人於1945年後期所生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