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盡誅之!(第2/2 頁)
十歲的孩子,而是像極了一個久經沙場,殺人無數的老將。
“爺爺,今早孫兒與那翰林學士胡廣爭論了一番,說的是仁義這個問題。”
“胡廣認為人當存仁義之心,方能治理和管理江山社稷,也能讓萬民心服口服。”
“這話沒錯,孫兒也不反駁,但有個前提,那就是所謂的萬民只是大明的子民!”
“漢武帝重用匈奴王子金日磾,唐太宗重用突厥武將無數,但最後換來的不是這些蠻夷的感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南下,讓我漢文化屢次遭受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太祖高皇帝反抗蒙元暴政,興復周禮,重揚我漢家文化,孫兒覺得我們不可再重蹈覆轍了。”
“婦孺和孩子可以留,因為婦孺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孩子不記事,是以,孫兒建議……”
說著,朱瞻壑走到了朱棣的面前,撩起衣襬,雙膝跪地。
“所有蒙元餘孽,凡是男子盡誅之!凡是老人盡誅之!凡是高過車輪的男孩盡誅之!”
三個盡誅之,讓周圍能聽到的所有人都打了個寒戰。
男子、老人和身高不過車輪的男孩,這三個盡誅之下來韃靼已經不能說是被滅國了,而是被滅族!
想想看,這三個盡誅之過後,韃靼部和阿魯臺部剩下的就只有女人、女孩和身高不過車輪的男孩。
這個時代女人的地位很低,說起來可能很難聽,但她們在這個時代就是男人的附庸。
經此一役之後,韃靼剩餘的女人要麼是被帶回應天,年輕貌美的成為王公貴族的玩物,亦或者是被賣入娼館,年長一些的要麼是成為賤籍,要麼就是被大明的老光棍們給領回家生孩子。
至於剩下的那些男孩……
還沒車輪高的,經過十幾年的教育,他們還能做什麼?
別說是復辟了,怕是到時候他們連自己是韃靼人都給忘了!
通常,對這種結果有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絕戶!
“陛下!不可!”
胡廣沒來,但不是文官沒來。
從出征到現在一直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的楊榮,終於是在朱瞻壑的這三個“盡誅之”說出來之後開口了。
說起來,朱瞻壑其實很佩服楊榮,這個人不僅能藏,能力也出眾,最重要的是像是剛才的那種長距離奔襲他一個文人也能跟得上。
朱瞻壑覺得如果不是老爺子帶著他,估計騎到一半就得爛褲襠了。
騎馬對大腿內側的傷害是相當嚴重的,尤其是對那些不常騎馬的人更甚。
“陛下!我大明以任孝立國!以仁治世!萬不可做出此等泯滅人倫之事啊!”
楊榮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痛聲疾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