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1/2 頁)
張騫躊躇滿志。這次出行,用不著擔心遇到匈奴人的攔截了,帝國通往西域之路,暢通無阻。
使節團浩浩蕩蕩地穿過河西走廊,進入西域地界,沿著天山的北緣,到了烏孫國。
一路上,張騫盤算著面對漢朝優厚的條件,烏孫國沒有理由拒絕與漢帝國結盟。
烏孫國王昆莫接見了張騫的使團,但張騫很快就失望了。
因為烏孫國內的政局危機四伏。
昆莫英雄一世,到了年老時,烏孫卻面臨分裂的危險。
起因是太子之死。烏孫國太子英年早逝,在臨死之時,他央求父親將太子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岑娶。昆莫面對奄奄一息的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啊,怎麼能夠忍心拒絕兒子臨終前的最後請求呢?於是他當眾宣佈,由岑娶接任太子位。
昆莫的其他幾個兒子跳出來,強烈反對昆莫的決定。其中反對最激烈的是大祿,大祿勇敢強悍、能徵善戰,太子死後,他是最有資格獲得王位繼承權的。昆莫拒絕廢掉岑娶,使得大祿惱羞成怒,自己率領一萬多人的騎兵離開,割據一方,並且計劃襲擊岑娶。
一方是自己的兒子,一方是自己的孫子,為了權力勢不兩立。昆莫一生戎馬,卻從未遇到如此棘手的難題,無奈之下,他拔了一萬多名騎兵交給岑娶,劃了一塊地盤給他,遠離大祿。王國最後的一萬多名騎兵,由昆莫自己掌握。
這樣,昆莫雖然仍然是烏孫國名義上的國王,但王國已經分裂為三股勢力。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張騫的大漢使團到達了。
張騫對昆莫說:&ldo;烏孫國如果能向東遷移到河西走廊,中國願意將一位公主許配給國王,兩國結為兄弟之邦,那麼匈奴的滅亡,指日可待了。&rdo;
昆莫聽了之後,默不作聲。
昆莫為國內裂變而終日發愁,哪有心思考慮與漢帝國結盟的事宜呢?就算昆莫有心與漢帝國結盟,萬一此事被岑娶、大祿反對,那麼烏孫國的分裂就不可避免了。而且烏孫雖然屢次擊退匈奴人的進犯,但對於強大的匈奴,烏孫國人始終懷著畏懼的心態,昆莫也不想公然與匈奴為敵,以引來強敵的報復。
結盟的事擱下了,但是使團仍然取得巨大的收穫。
張騫派出副使出使西域各國,這次,所到達之處,比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時更遠,瞭解西域的情況更豐富。
中國人的足跡開始踏遍天山南北,踏遍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周圍,從錫爾河到阿姆河,從帕米爾高原到裡海的沿岸,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印度河流域。
這是中國人視野的開拓,只有一個充滿激情的民族,才會勇敢地向陌生的地域挺進,毫不畏懼。今天我們翻開中亞的地形圖時,看到這片土地地形是何等的複雜,雪山叢立,河流縱橫在崇山峻嶺之間,或者是沙漠廣布,戈壁無垠,可以想像這些勇敢的先人,拉著馬匹攀上沒有道路的山間,一座山連著另一座山,莽莽無盡頭,還必須要跨越一條又一條的急流,這是何等艱難的路啊。
漢帝國的使者穿行在西域各國之間。這些國家,有的曾經在數年前接待過張騫,那時他們大多還未嘗感受到大漢帝國的威嚴,而今天,大漢帝國已經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域不再是遙不可及,對於西域各國而方,大漢這個帝國已經越走越近了。
這次出使的最遠之地是安息國,漢使到達了安息國的首都番兜城(今伊朗達姆甘),這大約是中國有史以來到達的最西之地。
另一路使者則向南行進,出使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地區)的都城循鮮城,然而繼續到達身毒,即今天的印度。這是中國與印度兩個偉大國家的初次接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一次,張騫在西域呆了將近四年,龐大的使節團出使到各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