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3年回國後,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不公正對待,調圖書館工作。1977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穆旦於40年代出版了《探險者》、《穆旦詩集( 1939~1945)》、《旗》三部詩集,將西歐現代主義和中國詩歌傳統結合起來,詩風富於象徵寓意和心靈思辨,是“九葉詩派”的代表性詩人。
50年代起,穆旦開始從事外國詩歌的翻譯,主要譯作有俄國普希金的作品《波爾塔瓦》、《青銅騎士》、《普希金抒情詩集》、《普希金抒情詩二集》、《歐根·奧涅金》、《高加索的俘虜》、《加甫利頌》,英國雪萊的《雲雀》、《雪萊抒情詩選》,英國拜倫的《唐璜》、《拜倫抒情詩選》、《拜倫詩選》,英國《布萊克詩選》、《濟慈詩選》。所譯的文藝理論著作有蘇聯季摩菲耶夫的《文學概論》(《文學原理》第一部)、《文學原理(文學的科學基礎)》、《文學發展過程》、《怎樣分析文學作品》和《別林斯基論文學》,這些譯本均有較大的影響。
遺憾的是自從50年代開始,穆旦就停止了詩歌的創作而傾畢生之力從事翻譯,有人對此的看法是他是江郎才盡,13歲時穆旦就已經開始了詩歌的寫作。當然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明哲保身之舉,因為那時的政治氣候所致。穆旦完成了一個獨立詩人所能做的,他理應被授予中國最獨立的詩人!
……對於中國無數的普通讀者來說,查良錚的名字是已經湮沒無聞了!但以穆旦的筆名所發表的那些詩歌和譯作卻真正堪稱偉大!讓人從內心感受到王小*崇有理所言非虛!那是怎樣的一個了不起的詩人啊!一生中一心一意的專注於漢語言本身與詩歌內在的審美價值。無論自作還翻譯的詩歌文字,盡皆簡練優美,韻律和諧,錘鍊而出。譯則忠實傳達原意,自作則忠實於內心。他為世界貢獻了那些優美的詩歌,並以同樣優美的詩歌語言為國人忠實翻譯了那些偉大的詩作,實為自白話文運動以來真正以優美的現代漢語來進行文學創作和翻譯的先驅和典範。他影響啟發了後來的王小波使用同樣優美的現代漢語來進行寫作,真正開創了數千年以來一統中華的精美的古典漢語文學以外的另一種優美的現代漢語文學。然而卻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亦幾乎要湮沒無聞於世。
關於查海生,我想先引用幾段他人的話,讓讀者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在詩人短暫的生命裡,他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著輝煌的才華、奇蹟般的創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境裡創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他曾於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於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認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西川撰文)
80年代中後期,在普遍以放逐抒情為一大宗旨的“後新詩潮”中,海子的出現堪稱一種“奇蹟”。在整個新詩史上,沒有哪位詩人的抒情姿態比海子更為徹底。海子詩的強烈浪漫精神集中表現在詩人自我理想的極度張揚以及對於庸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