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御書房辯論(第1/2 頁)
看著落落大方的顧福,十四五歲的模樣。
比之幾年前的畫像,依然出落的越發亭亭玉立,已經是一個大姑娘了。
面板盈潤細膩,眼眸明亮,整個人看著一股嬌嬌軟軟的甜美模樣,一看便是被家中嬌養著長大的。
眸色清亮中卻隱藏著智慧,看來也是一個心有錦繡的。
顧家當真不錯,兒孫都教養的如此之好。
皇帝滿意的點點頭,笑的和藹的說道:“不錯!不錯!快快起來!
朕經常聽阿景提起你,他這幾年身在谷中,多虧有你們照顧他。
若是不嫌棄,可以和阿景一樣,也喚我一聲皇爺爺,可好?”
兩家人雖說對兩人的關係瞭然於心。
但到底尚未過明路,而且君臣有別豈能僭越。
殿中眾人心思各異,卻都迫於皇帝威儀不敢多話。
顧福對著陛下磕了個頭,笑著繼續說道:“多謝陛下抬愛,但君臣有別,臣女也不好壞了規矩,還請陛下見諒。”
“無妨,這是朕的要求,也是朕的口諭,無人敢說什麼。”皇帝笑著擺擺手道。
看到皇上堅持如此,顧福前世作為將軍,也是沒少和首腦領導一起開會的。
便也不再拒絕,大大方方的應道:“那福兒便多謝皇爺爺抬愛了。”
“好好好!快快起來吧,不必多禮。”
“多謝皇爺爺!”顧福聽命的站起身來。
一副落落大方,寵辱不驚的模樣。
那渾然的配得感,彷彿這一切本就該如此一般平常似的,只見淡定,不見倨傲。
皇帝越看越是滿意。
關心完了顧福,其他的顧家人皇帝也沒有冷落。
一一問了平日所學,發現小子們都對答如流。
而且每個問題,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
皇帝越是考較,越是驚喜。
不得不說,這顧家人在教育上確實很有一套的。
若他了解的不錯,顧家的孩子,連同最大的顧吉,都是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的。
而他們家中,也不曾有做官的長輩。
就算娶了兩位高門貴女,但以女子之教養、見識,恐怕在政治上也無法助益良多。
但他們如今,卻能對政治提出如此深刻的意見和建議。
兩位孫媳所言雖淺薄,但敢在如此場合發聲,足見顧家之包容、大度,也是難得。
這足以說明,他們所受教育的成功。
之前,自家孫兒回來時如此表現,他便已經震驚過一回了。
今日卻發現顧家小子們個個如此,想到他們還為大夏培養了百十位人才。
若他們個個都如顧家小子們這般優秀,哪怕只有三分之一呢?他大夏便何愁無人可用!何愁不興盛呀!
這般想著,皇帝便將他今日收到奏書上的問題,提了出來。
有些是他心中已有決斷的,有些卻是讓他也有些發愁的。
隨著皇帝陛下將問題一個個的丟擲,顧家小子們也慢慢的不再緊張了。連宋仁景也忍不住加入了進來。
完全放開後,他們都非常珍惜這次的機會。
能夠當著大夏之主的面,抒發自己心中所想,並能夠得到及時的指正,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呀。
他們便如同在谷內探討學問一般,激烈的探討起來。
遇到有意見不同的地方,更是各持己見,不斷的丟擲資料,例項、學術研究等,來佐證自己的思想。
每當場面即將陷入僵局之時,顧家小姑娘總是能適時又彷彿無意間的提一個觀點,一句話,緩解僵局,引出小子們別的思維和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