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嶽飛又問道:「既然鑄鐵和兵器都有官營,那怎麼會衰落得如此厲害呢?」
周侗耐心的答道:「飛兒,你以後一定要記住,天下萬物,只有是自家的才能傳承存世,乃至創新進步。而公家的東西,永遠都不是自己的東西,只會每況愈下,乃至流失殆盡。食色性也,私心也同樣是性。」
說著說著,已經到了目的地。
那是半山腰中的一塊平地,上面有一間大土房,土房後面還有一排小茅寮。土房裡有一座高爐,爐邊一大堆黑石。有三座黑黝黝的鐵墩在爐火旁,匠師們正在鍛鐵。
土房左邊是個石壁,其中有一道縫隙,一縷流泉從中噴灑而出,旁邊一塊大石上邊,鐫著「瀝泉奇品」四個大字,嶽飛認得,那是蘇東坡的筆跡。
眾人正在四處觀看,小茅寮處有兩人走過來,原來是一個師太和一個小姑娘。兩人走得近前。嶽飛定睛一看,只見那姑娘墨染青絲,高挽雲髻。面如桃花,柳眉星目。身著翠綠色衣褲,散披火紅緞子披肩。腳穿粉紅緞子繡花鞋,鞋尖嵌著一隻用金絲纏繞的蝴蝶。那蝴蝶銀絲的須金珠一樣的眼,鼓翅欲飛,栩栩如生。整個人颯爽英姿,有盛唐女子之風,與尋常柔弱女子截然不同。
嶽飛看得仔細,心跳突然加快,臉色潮紅,耳朵發熱。眼前這姑娘似曾相識,心中只想去牽她的手周侗察覺嶽飛異樣,再看看那姑娘,心裡明白,這小子開始思春了。
那師太走上前,對著周侗做禮道:「阿彌陀佛,終於盼到周師兄來了。」
周侗回禮說道:「春嬌師太多禮了,多年不見,師太修為更進一步了。」然後指著嶽飛說:「這是小徒嶽飛,我的養老弟子」。
嶽飛上前一步做揖道:「見過春嬌師太,弟子有禮了」。然後對著那姑娘道:「這位姑娘」
春嬌師太說道:「這是我十四年前在山腳下撿的孤兒,也是我唯一的弟子,叫聶春曉。」然後對那姑娘說道:「還不見過師伯師兄」
姑娘也走上前來,對著周侗和嶽飛行了個禮,說道:「周師伯,嶽師兄,小女子有禮了。」聲音清脆如泉水叮咚,嶽飛聽得心都醉了。
周侗與志明大師和春嬌師太三人閒聊幾句,便讓志明大師引路前去庫房。
所謂庫房,其實就是土房子最裡面的一個大間。裡面堆滿一塊快的方形鐵磚,還有一些形狀奇特的鐵塊和一些兵器。
嶽飛指著這些鐵塊,正要發問,已經聽到周侗在解釋:「這些鐵磚都是經過鍛打過過,只要稍作處理,即可製成各種兵器和器械用品,快捷方便。而且官府禁兵器非常嚴厲,如此大量,真要做成兵器,一經發現,就要上報朝廷;我做成鐵磚狀,即便被人發現,也能夠斡旋,在鎮縣府即可處理,還能儲存下來,不至於驚動朝廷」
第二十六章:瀝泉神矛
嶽飛見到牆角處有十來把粗大棍棒,便上前拿來撫摸玩弄。接連拿起幾把,都覺得木質疏鬆,重量又輕,沒什麼特別之處。
嶽飛再往深處摸,突然碰到一條冰涼的鐵棍,觸手之處,寒氣逼人。
嶽飛一咬牙,把鐵棍取出一看,原來是一支丈八長槍,入手甚是沉重。庫房裡光線不足,看得不清楚,嶽飛便拿著槍走出土房,來到空地一看,好一支大槍:槍身黝黑中透著金光,鵝卵般粗大,一手握住恰到好處;槍身槍頭竟是一體,槍頭中間厚實,比一般槍頭要寬上許多,兩邊開刃,可以當刀使;槍尖鋒芒畢露,兩道深深的血槽,殺氣騰騰。原來是一條丈八長的蘸金槍,槍桿上還刻有四個字---「瀝泉神矛」。
各位看官:宋朝制式:五尺五寸長為步下槍,七尺長為花槍,八尺二寸長為中平槍,一丈二尺長為大槍,一丈六尺長為大杆子,一丈八尺為長矛。
嶽飛右手握住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