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2 頁)
半個時辰後,只見那新任縣主李春,前呼後叫,跟隨了一大幫師爺衙役,進入校場內,下得橋來,在演武廳上坐定,左右隨即送上茶點來吃了。
李縣主四下一看,見那些赴考的人好生熱鬧,縣主暗喜:「今日選得幾個好門生,進京得中之時,連我也有些光彩。」
少刻,該房書吏送上各鄉鎮冊籍。縣主看了,一個個點名叫上來,挨次比箭,再看弓馬。
第三十章:但聞擂鼓響,不覺弓箭聲
一時間,較場之中,嗤嗤的箭聲和噔噔的弓聲不斷。
大酒蓬內,只剩下周侗與嶽飛在靜坐,閉目養神。其餘人等早已走出帳篷看熱鬧。
嶽飛內側著耳朵,聽著那些武童們的箭聲,不覺微微含笑。
周侗故意問道:「飛兒有什麼好笑的?」
嶽飛回答:「老師你聽聽,那些考生們射箭時,但只聽得弓聲箭響夾雜著鼓聲,全無半點節奏,豈不好笑麼?」
各位看官,戰場射箭不同於平時打獵遊戲,最講究節奏,所謂的「箭隨鼓聲「和「棒槌落,弩箭出」。射箭追求節奏的好處一是方便管理排程,以最大的效率射殺敵人;二是用鼓聲把弓箭聲掩蓋住,讓敵人聽不清楚,防不勝防。
那李縣主觀看了很長時間,中意的甚少。看看點到麒麟村,大聲叫道:「嶽飛!」
叫了數聲,全無人答應。
又叫:「湯懷!」湯懷應聲道:「有!」
又叫張顯王貴牛皋三人,三個都應到。
四人一齊走上前來。
王善人,張員外和湯員外在場下看得緊張,眼睛都不眨一下。恨不得縣主當即宣佈自己的兒子被選上,好上京應試。唉!可憐天下父母心。
李縣主看得這四位考生的氣質與穿戴比眾不同,精神為之一震。心想好苗子終於來了。
行禮已畢。縣主問道:「還有一名考生嶽飛,為何不到?」
湯懷回稟道:「他在後邊就來。」
李縣主道:「那就先考你們弓箭吧。」
湯懷稟說:「請求老爺吩咐,把箭垛擺遠些。」
李縣主覺得奇怪,說道:「已經六十步了,為什麼還要再遠?」
湯懷答道:「距離太近,顯示不出真功夫。」
李縣主心中一喜,遂吩咐衙差將箭垛擺八十步上。
張顯又上來稟道:「求老爺還要遠些。」
縣主又吩咐:「擺整一百步遠。」
王貴大聲叫道:「求大人再遠些。」
縣主不覺好笑起來,心想這幫小子真會顯擺。便說道:「既然如此,擺一百二十步罷!」衙差答應,下去擺好箭垛。
牛皋立著頭把,湯懷立了二把,張顯是第三把,王貴是第四把。
牛皋湯懷,張顯王貴四人一齊出列,站線上上,一齊抽箭在手,張弓搭箭,向目標箭垛齊射。
一百二十步,比原來考試規定的六十步足足遠了一倍。再加上這四人著裝一樣,外形威武,動作有力,整齊劃一。更厲害的是,只要較場鼓聲一響,便是四支箭連成一排射出。隨著鼓聲的加密,一排排箭接連射出,跟剛才的雜亂無章的箭法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鼓聲接連響了十八下方才停下。十八排箭連珠射出。最重要的是,每支箭都射中箭垛,一支都沒有落空外行看熱鬧,見到如此精彩的表演,較場內眾人齊聲叫採,連那李縣主都看得呆了。
在大酒蓬內,這次輪到周侗笑咪咪對著嶽飛說道:「牛皋他們四人射箭,但聞擂鼓響,不聽見弓箭的聲音,看來你也並沒有藏私哦。」
嶽飛答道:「老師,我視他們如兄弟手足,怎麼會藏私呢。再說,我也希望我的至誠之道能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