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頁(第2/2 頁)
能幫他爭取一些時間。
那劉錡呢,他又做出怎樣的一個決定?
劉錡在廬州城內仔細地巡視了一週,良久,嘆息道:「城不足守也。」
說完之後,劉錡連夜整軍,連同城中閔師古的部隊一起南撤,一直退到巢縣東南方一個名叫東關的地方,那裡依山傍水,形勢堅固,可以結寨自保。
劉錡棄城退守是有道理的。
在順昌大捷中,劉琦取勝的基礎有三個:天氣的悶熱、適合下毒的環境、和整整六天的準備時間。
而在廬州,這三個條件都不存在,戰鬥的準備時間甚至連一天都不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錡不撤難道還要等死不成?
只不過,劉錡的棄城撤兵打破了張俊原先的小算盤,徹底激怒了這位以逃跑著稱的司令官大人。
廬州很快就被攻破了,連同其周邊的無為軍、和州等州郡都受到波及。
至此,戰爭剛剛爆發還不到十天的時間,因為無兵駐守的原因,淮西大部分地區已經淪陷到完顏兀朮的手中,甚至連長江防線都在金兵的威脅之下。
高宗皇帝慌了。不管他的宰相有什麼承諾,他都必須得保證長江防線的安全,有了這個才有談判的籌碼,才有他平靜幸福的生活。
於是乎,高宗皇帝嚴令張俊立即從臨安滾到前線去,一邊派出楊沂中率禁軍渡江作戰,之後心裡仍然沒底,習慣性地向鄂州求援。
高宗在《御札》中,要嶽飛親自率軍渡江攻擊金兵,保證領袖的安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